“建筑之外”是建筑师的跨界实践平台,是建筑与艺术、设计互动的创意机构,是一场回归本源从生活出发的运动。它由一系列的研究巡展论坛教育及旅行、游学活动、产品开发、品牌推广组成。思班机构创始人陈展辉担任总策划。

野城

旅法青年建筑师,诗人,艺术工作者,自由撰稿人,现居北京和巴黎。

解山构水

这是一组哲学式的手绘,将作者观念中的山水和建筑进行解构/重构,展现出一种全新的异化山水幻象。

尺寸:60xpx(全系列8张)

针管笔绘画

正在展出:北京设计周,建筑之外展,中华世纪坛

即将展出:成都蓝顶艺术节,建筑之外展,成都现代艺术馆

《解山构水》

是一个多重对话的过程:有形与无形的对话,真实与幻象的对话,器物与精神的对话,玄学与科学的对话,也是古典和现代的对话。

中国传统的山水画也蕴含着道家的精神。山水画中的“气”是一种无形的、充沛的流动,而作为物质体的山石却是有形的。文人画家一直在把这种自然中的无形的“气”和有形的“体”贯穿在一起,来超越具象的物质风景,阐释一种变幻而神秘的东方宇宙观。

这组作品也是在做一种类似的尝试,并企图更进一步,借助现代化学实验的表象,把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态、液态等流体比作山水画中的“气”,并与山石作以嫁接融合。而画面中的那些试管、烧瓶、烧杯、U型管、酒精灯和铁架台等化学试验器材构筑了一个经典的科学理性分析系统。化学,实际上来源于古时的西方炼金术alchimie。在中国,炼丹术更为久远,并与求仙问道的道家颇有渊源。炼丹术士采集天地之精华,企图通过炼丹术来达到长生不老,达到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仙道境界。

《解山构水》好似化学实验的玻璃器皿里幻化出的“海市蜃楼”,仙气缭绕。但它不是幻象,而是一种精神的物质体,或者说是一种精神的雕塑,并试图对“道无常形”作以一种可视化表达,我把其称之为“幻化体”。

幻化体从玻璃器皿里发端,从细微无形之中蔓延出来,逐渐膨胀,直至形成凝聚的山水景观,整个动态过程被浓缩在一个图像中。而在山石之上的是山水画中常见的亭台楼阁和宝塔,这一传统符号又与现代的化学玻璃器皿形成对话。这些配景的建筑随着幻化体膨胀的形态,在其表面成发散状分布,试图摆脱物质世界的重力系统,也可以说是对传统山水画中横平竖直的建筑系统的解构。

分解《解山构水》

建筑之外北京设计周展现场

野城进行《解山构水》的专题演讲

从北宋王诜的烟江叠嶂图说起,画面的大面积留白制造了想象的空间,可以远观也可以近观,游离中便进入了画面之内,这也便是意境的产生。这组装置作品《空山水》由一万只玻璃培养皿组成。玻璃的山体如气如雾,将展厅中间的方柱包裹,瓦解,这也便是一种气象,一种变化的妙处。

而在西班牙展出的这组空山水,在酷热的西班牙的下午,犹如冰川,透出一股清凉,在夜晚更像发光的远古冰体,与黑夜渐渐弥合。

发散状如星芒,如生长的细胞,如受孕中的受精卵,一种悬浮的活力,神秘而深邃。

以宋代马远踏歌图这一代表性的垂直山水,发展出一种脱离横平竖直的构架,而转向一种发散式的自我重力系统的小世界的构筑。

从北宋范宽的溪山行旅图中截出那段非常有代表性的瀑布,将它移植入画作之中,左右的山体犹如两个身体,在U型管的连接下阴阳相交,管中的游丝如DNA的螺旋状,连接于虚无之间。

写意的线

这样一种独创的素描笔法,由建筑师最常用的针管笔这一工业产品绘出,涓涓的线条呈现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这是手绘的感觉,这种线条不同于参数化设计那些花样的数学方程式控制的机器曲线,机器语言,手绘是手的语言,是人的语言。建筑师不应该放弃这种语言,或者退化手工,这样的语言应该尽可能多地保留进设计中,贯穿始终,哪怕是使用了软件,它产生的建筑也应该保持这种写意的感觉。

战略合作伙伴

赞赏

长按







































怎样控制白癜风
北京有哪间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zz/2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