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孟秋行
踏孟秋行 立秋,就有了秋天的模样。 秋风至,横扫勃发与葳蕤,枯黄趋浓; 秋雨来,消杀媷暑与温暖,凉意渐重。 ——题记 少不更事时,虽生长在自然的包裹里,但从未像今天这样亲近孟秋。 对于秋的感知,当从“凉”开始,当“立秋”至,一场雨刷去空气中的白与昼的衔接紧密的温热,早晚凉飕飕的风立即登场,向皮肤的内力汲取着暖。 长袖衣服在早晚的人群里闪,树上的叶子突然间曳裙而飘落于纤尘。 半月余的时间的筵席上,便多了“纷纷落叶”枝条间的罅隙与蔚蓝。 在这里,站在窗前,便与山色对视,视线里的景色渐次地变;出了校门,就与山色相拥,在山色的椅背里,炊烟袅娜,扶摇直上。下学的孩子呼朋引伴,畅快地奔走,稚嫩响彻村屯的里里外外。“街巷里弄”,少有人影,不见狗欢车痕。 既然心思难在晚餐的饕餮中,那么就四处游弋踏孟秋行,寻访秋的况味吧。 循着门前柏油路,过一段水淙淙而欢腾的溪桥,折向西边的柏油路——通往屯里,通向外村与群山。左手为河,右手为村舍,路两旁的花夹道。高的是结了果的糖李子。记得刚落第这里时,它才及我腰;如今已两米余;春天时灼灼的玫红嫣紫已长成深紫的果,一簇簇在叶间与过往的人们打着招呼,分享着秋的骄傲与自豪,分享着秋的喜悦与丰硕。曾忍不住摘了一个品尝:黯红色中,带点点的甜与酸,嚼的果肉如渣,我咽下了它,充分地感知着它。 低的呢,是各种的花:紫韵流溢的狗尾花;紫意清浅的芭蒿(藿香);攀附在篱落间的或绛紫或粉红的,静谧安闲的喇叭花;紫气稀疏的三棱草;煽动着羽翼的紫萼,轻灵的紫,氤氲于山野乡路;狗娃花在丛草间,娉婷、明亮,淡淡的紫散溢着高雅的气象。 各色的格桑花(江西腊、七月菊)缤纷斑斓,风姿绰约;杂色的步步高,茎劲高矍,擎举着七彩的调色盘,罗盘样的朵,殷实醇厚,向着深蓝的晴空,与白云邀酌瓜果飘香的佳酿。 旋覆花(金佛花、六月菊)葵花般的小花,缀成金黄的晕,染透秋的收获。金鸡菊(孔雀菊、金钱菊、小波斯菊),花片宛若卧龙的羽扇,毂纹清晰;清风徐来,但闻薄纱微动,睫毛翕动。 山里红斜着身子伸向路边,生怕我们看不到它的赭红;刺玫果,羞涩地耷拉着眼睑,与我们藏着猫猫;面瓜、青葫芦,青着脸,把喜悦的光芒散逸;苦姑娘,挂着小灯笼…… 放眼更远处,在明朗、绚烂,阳光正浓的岁月的节拍里,绿色浓郁。浓郁得深不可测,浓郁得似乎贮蓄了天能量,今朝得以尽情地释放——破防。浓郁的边缘在萎:玉米杆的底部,玉米叶的末端,玉米须的极端,豆杆的近地的豆叶的尖端,野草的各处…… 孟秋,生命的暗流依然汪洋恣肆,流泻沃野千山。花蝶翩翩,花色涌动,花姿绰约,花意恣情,深藏着金色的“麦浪稻海”,诠释着孟秋的精神气质! 卧在山间花海中的村庄、村舍,静默着,安逸着,明丽着…… 我注视着孟秋在大地上的脚步,看看他究竟怎样一步步沿着哪一个方向一直走到初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tx/10436.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们都在拍荷花,却不知吃掉它也有许多功效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