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黄芪的功效和食用方法
儿童转移因子口服溶液对白癜风的影响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4336279.html 黄芪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一味具有良好保健作用的中药,味甘,性微温,归脾、肺经,有补气固表、排毒、利尿、生肌等功效,其中以补气功效为突出,兼有养肾强身的作用。 黄芪首次作为药物出现在《五十二病方》中,作为《本草纲目》中“草部”第二位出现的中药,可见其重要性。李时珍说:“耆者,长也。黄耆色黄,为补药之长,故名。黄芪,旧名为黄耆,今俗通作黄芪,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的干燥根,性味:甘,微温。归经:归肺、脾经。主治功效:具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托毒排脓和敛疮生肌等功效。 黄芪也是百姓经常用以食疗的中药之一,民间有“常喝黄芪汤,防病保健康”的说法。黄芪适合身体衰弱、脉细无力、免疫力低的人食用,煎汤、浸酒、入菜肴等均可。但表实邪盛、阴虚阳亢、感冒及经期不适合吃黄芪。 给大家介绍几款黄芪代茶饮及食疗药膳 代茶饮配方: 一、?黄芪枸杞红枣茶 材料:黄芪15克,红枣15克,枸杞15克。服用方法:将黄芪、红枣、枸杞加水适量,文火煲一个小时即可。每一煲一次,每次分2-3次服用。每日一剂,分2~3次服用。功效:各类人群均可服用,长期饮用可强身健体、美容养颜。 二、?黄芪补肺茶 材料:黄芪30克,麦冬15克,五味子、乌梅各6克。服用方法:将黄芪、麦冬、五味子以及乌梅煎水取汁,以蜂蜜调味。功效:治疗气虚阴伤、自汗口渴、咳嗽不止。 三、黄芪红茶 材料:黄芪15~25克,红茶0.5~1克。服用方法:将黄芪加水煎沸5分钟,趁热加入红茶拌匀即成;每日1剂,分3次温饮。功效:固表止汗,补气强壮,利水消肿,排脓驱毒。适用于慢性虚弱,表虚自汗,慢性气管炎。 四、黄芪当归茶 材料:黄芪30克、当归6克。服用方法:将黄芪、当归煎水取汁,可蜂蜜调味。功效:补气生血,用于血虚阳浮发热,肌热面红,烦渴欲饮,亦治妇人经期或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食疗药膳: 一、黄芪炖鸡汤 材料:黄芪50克,枸杞15克,红枣10个,母鸡1只(克左右),生姜1小块,盐、厨酒适量。做法:1、把母鸡洗净,焯水、冲凉、切块,与红枣、黄芪和姜片一起放锅内。2、加入清水,小火炖焖1小时,起锅前15分钟加入枸杞、盐和厨酒。功效:黄芪、枸杞和红枣一起搭配,可以有补气血的作用,还能调理体质缓解体弱多病。 二、黄芪当归羊肉汤 材料:羊肉克、黄芪30克、党参30克、当归15克、花椒2克、八角1个、姜10克、盐适量、料酒、小葱少许。做法:1、将羊肉洗净,切成3厘米见方小块;将黄芪、党参剪成小块,与当归片一起用纱布包裹。2、羊肉块焯水后洗净,放入炖锅内,加入中药纱布包及花椒、八角和姜,然后加入3倍于羊肉的水,用慢火炖2小时左右即成。差不多好的时候加入盐和少量料酒,出锅时加入小葱。功效:羊肉温补,黄芪补气生血,当归补血活血,此药膳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比较适合冷天食用。 三、砂仁黄芪猪肚 材料:砂仁6克,黄芪20克,猪肚1个。做法:猪肚洗净,将砂仁、黄芪装入猪肚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功效:益气健脾,消食开胃。适用于脾胃虚弱之食少便溏、胃脘疼痛。可用于胃下垂及慢性胃炎病人。 四、黄芪杂粮粥 材料:黄芪30g、大米/小米g、水适量,辅料:花生5g、大枣10g、枸杞10g、冰糖30g做法:1、将黄芪汁、大米/小米、大枣、枸杞、花生等放入电饭煲中。2.加入适量水,进行熬制1-2小时,时间根据喜好设定选择性放入冰糖等调味品,增加口感。功效:杂粮有助于胃肠的消化与吸收,含有许多维生素,能够增强体力,提高免疫功能,还具有防癌的作用。 黄芪虽好,食用有禁忌 黄芪虽然应用人群广泛,但是也有注意点。 1.从体质上来说,黄芪最适合气虚脾湿型的人。 2.从身体状况来说,感冒、期间慎用黄芪。 3.从季节来说,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黄芪。 4.阴虚、湿热、热毒炽盛的病人应用黄芪时一定要配伍运用,遵从专业医师指导,切莫自行服药。 总之,适量饮用黄芪水会起到良好的补气强身作用,尤其适合用于气虚乏力、久泻脱肛、自汗、水肿、子宫脱垂、糖尿病、疮口久不愈合等。但黄芪毕竟是中药,服用要注意禁忌,特别是患病时要及时就医,遵医嘱用药。 (来源:医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zz/8303.html
- 上一篇文章: 鹿茸的作用及食用方法山药红枣枸杞鹿茸鸡汤
- 下一篇文章: 补骨脂的功效与作用,补骨脂的食用方法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