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医院荨麻疹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210116/8595950.html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医林改错》

主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头痛、胸疼、胸不任物、胸任重物、天亮出汗、食自胸右下、心里热、瞀闷、急躁、夜睡多梦、呃逆、饮水即呛、不眠、小儿夜啼、心跳心忙、夜不安、俗言肝气病、干呕、晚发一阵热。

血府逐瘀汤组成以及方药分析

当归(三钱)、生地(三钱)、桃仁(四钱)、红花(三钱)、枳壳(二钱)、赤芍(二钱)、柴胡(一钱)、甘草(一钱)、桔梗(一钱半)、川芎(一钱半)、牛膝(三钱)、

方中桃仁、红花、当归、川芎、赤芍活血祛瘀;当归、生地养血化瘀;柴胡、枳壳疏肝理气;牛膝破瘀通经,引瘀血下行;桔梗开肺气,引药上行;甘草缓急,调和诸药。共奏活血调气之功。但是根据药味分析此方不免过于单调并不能尽释其方义。

柳成刚老师认为:

血府逐瘀汤其方药组成应该理解为桃红四物汤+四逆散+牛膝、桔梗。桃红四物汤一方始见于《医宗金鉴》,其主治内有瘀血诸症,有活血破血之功。四逆散记载于《伤寒论》中。主治: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者。

故由于其方内含四逆散,四逆散为少阴病用药,所以按伤寒六经辨证理论血府逐瘀汤应该属于少阴病用药,桃红四物汤可主治内有瘀血诸症使全方具有活血化瘀之功,方中又加桔梗和牛膝,桔梗载药上行、牛膝引药下行二药一上一下舒展全身气机,所谓大气一转,其气乃散。

医案分析01楚某,女,60岁主要症状:失眠焦虑、劳累后心前区不适中医诊断:胸痹心痛中医辨证分型:血瘀型,病位在少阴,兼有津液不足。西医诊断:肺源性梗阻性心脏肥大辅助检查:心电图见ST段改变、心肌下壁缺血舌:舌苔白腻脉:沉弱无力处方:当归20、生地30、桃仁15、红花15、炙甘草15、枳壳15赤芍20、柴胡20、川芎20、桔梗15、川牛膝15、熟地黄20大黄10(7付)按:患者平素焦虑心烦,舌苔白腻,胸前区不适,心电图显示有心肌缺血,根据主要症状以及舌脉可以看出其为内有瘀血故选用血府逐瘀汤,由于其病史较长有久郁化热之倾向故加大黄可以清瘀热,化热之后稍有津液不足等现象故加熟地黄滋补津液,如此便可驱邪而不伤正。02李某,女,47岁主要症状:心慌,胸闷,情绪变化或劳累后症状加重。睡眠差,体力尚可。中医诊断:虚劳,瘀血舌象:舌淡苔白脉象:弦滑数处方:当归15、生地黄20、桃仁15、红花15、炙甘草15、枳壳15、赤芍15、柴胡20、川芎15、桔梗15、川牛膝15、茯神20(7付).8.26心慌好转,腹泻,脉沉细上方加:陈皮10、砂仁5(7付).9.2心慌胸闷好转,时而头痛,腹泻好转,舌苔白腻上方加:生白术20(7付).9.17溢脂性皮炎,脉细数生地黄30、荆芥15、防风15、黄芪50、玄参20、知母20、苦参10、鸡血藤30、蝉蜕10、茵陈10(7付)按:患者素有胸闷、心慌且受劳累和情绪影响,又见脉弦细数,乃内有瘀血之症故用血府逐瘀汤原方加茯神,复诊时随证加减,诸症好转。03张某,女,72岁

主要症状:脑梗,糖尿病,口干渴,疲倦,失眠,口苦,心烦,心慌,怕热

舌象:苔白腻脉:脉弦滑处方:当归20、生地黄30、桃仁15、红花15、炙甘草15、枳壳15、赤芍15、柴胡30、川芎20、桔梗15、川牛膝15(7付).8.18睡眠好转,口苦,舌苔白,脉沉弦数处方:柴胡20、大黄10、黄芩10、人参10、茯苓20、桂枝15、汉半夏10、生龙骨15、生牡蛎15、旋覆花15、代赭石30、姜3片、大枣3枚(7付)按:患者患有脑梗、糖尿病,症见口苦口干,心烦心慌,失眠等症状。为阴虚内热,故用血府逐瘀汤化瘀养阴,二诊时症状好转改方为柴胡加龙骨牡蛎合旋覆代赭汤。柳成刚教授出诊时间:每周六上午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zz/7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