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郊区到中心城区,从首都的菜篮子、米袋子,到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北京朝阳65年的发展之路,也是北京、中国发展的缩影。

5月30日,在北京市举办十六区“一把手”谈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主题首场新闻发布会上,朝阳区委书记文献表示,当下,朝阳区正在建设一座宜居、宜业、宜商、宜学、宜游的“五宜”新朝阳,把首都“四个中心”的功能定位,在朝阳区具体生动地呈现出来,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可亲可见的获得感,有更多可以直接体验、直接触摸的幸福感。

宜居:“一半森林一半城”

“来到朝阳区,就是朝阳人,就是朝阳群众。”文献介绍,朝阳建设宜居之区,就是要竭尽全力让生活、居住在朝阳区的人们感受到生活的便利,享受到环境的优美。

在朝阳,市民基本生活越来越便利。数据显示,目前,朝阳全区个“一刻钟社区服务圈”覆盖了全部城市社区,医疗联合体实现全覆盖,1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儿科门诊,打通了儿童看病“最后一公里”。

“上周,我们申报全国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示范试点项目,已通过评审。未来的朝阳区,在中医药文化传承、中医服务居民健康上,将会有更大的作为。”文献表示。

同时,朝阳区也是一个生态大区,有密布的水网、绿网,有条大小河流沟渠,多公里长,是一个被河网覆盖的城区。去年以来,亮马河成为网红打卡地,实现6公里通航。朝阳区以河道复兴带动城市更新,让居民、商户、企业充分享有绿色生态带来的舒适生活和经济效益。

在绿网建设上,朝阳区已建成城市绿地1.6万公顷,公园绿地6公顷,绿化覆盖率48.05%,大大小小的各类公园已近上千个,形成了“一半森林一半城”的生态底色。目前,朝阳区已建成绿道总长度公里,规划总长度达公里,各类绿道、慢行步道联通后,将建成“一条绿道观朝阳”的绿色通廊。

宜业:平均每天近百家企业注册

“我们建设宜业之区,就是要吸引全球、全国各类人才聚集朝阳兴业创业,让朝阳筑巢引凤实至名归。”文献表示。

朝阳区就业渠道广阔,第三产业占GDP比重高达93.4%,注册经营主体37.2万家,位列全市第一,平均每天有近百家企业在朝阳区注册。在产业带动下,全区就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达万人,占全市超过20%,居全市首位。

为了更好地支持创业,朝阳区相继出台了《朝阳区创业工作实施办法》等一系列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年以来累计为余家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达9.35亿元,助力初创企业和小微企业在朝阳落地生根。

作为高度国际化的城区,朝阳区已建成北京首个国际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工作许可、工作类居留许可“两证联办”,为北京45%的外籍人才营造创新发展的生活环境。

宜商:营商环境连续四年北京第一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朝阳区经历了从农业向工业再向服务业的历次转型。历史的发展,形成了朝阳区亲商、重商、爱商的传统,也奠定了朝阳区作为经济大区的基础地位。”文献表示。

朝阳区是北京经济发展的主阵地,地区生产总值去年增长到近亿元。今年以来,朝阳区经济快速恢复,一季度实现“开门红”,截至今年4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亿元,同比增长16.8%。

朝阳区是“两区”建设的重要承载地,正在加速推进CBD全球招商联络体系建设,先后设立了上海、中国香港、新加坡、广州、深圳、中东6个全球招商联络站,持续开展产业链招商和以商招商。今年一季度,新设外资企业87家,占全市1/4;新认定跨国公司地区总部4家,累计达家,占全市70%以上。

朝阳区是北京数字经济核心区,汇聚了国家和市级重点实验室30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2家,数量占全市20%。“今年,我们紧抓互联网3.0产业变革机遇,推动全国首个互联网3.0应用场景研究院建设,在数字人、消费元宇宙等细分赛道领跑全市,形成了以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安全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文献介绍说。

此外,朝阳区也是北京营商环境创新示范区,营商环境连续四年排名全市第一。北京CBD在世界商务中心区吸引力指数排名全球第七、亚洲第二,保持全国第一。今年以来,朝阳区积极落实北京优化营商环境6.0版改革方案,“一企一策”为企业量身定制诉求解决方案,累计走访服务企业家。在朝阳区,“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宜学: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公办中小学

“朝阳区是一个人口大区,我们努力建设宜学之区,让朝阳区的孩子都能享受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努力建成具有朝阳特色的教育强区。”文献表示。

数据显示,目前朝阳区有幼儿园、中小学、职业高中所,有处校址,在校学生33.85万,基础教育体量约占北京市1/6。区内国际学校35所,占北京市近40%,国际学生和外籍教师规模均居北京市第一。

文献介绍,朝阳区已建成20个教育集团,公办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当前,我们正在朝阳东部和南部地区布局建设北京中学东坝北校区、北京市十一学校朝阳实验学校、人大附朝阳学校南校区等一批优质教育资源,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更优质的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家门口找到好学校。”

朝阳区的学生在各类体育、艺术、科技活动中获奖数量和比例均位居全市前列,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和优秀率始终保持中心城区第一的位置,被评为全国校园足球试点区。

据介绍,朝阳区连续实施五轮名校长、名老师“双名工程”。目前,朝阳全区特级教师有人,正高级教师有人,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占专任教师的近60%,高层次教育人才总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先后获评全国首批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区、基础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推广应用示范区等一批国家级荣誉称号。

宜游:已成年轻群体打卡必选地

谈到旅游时文献表示,在游客的心目中,朝阳区也许不是北京旅游的第一站,但大数据显示,朝阳区却是游客们落脚和光顾的首选地,特别是成为了年轻人的必选地。

朝阳区旅游的特色之一是文化艺术之旅。朝阳区正在建设博物馆之城、阅读之城、艺术之城、双奥之城、时尚之城。71家博物馆,44家特色城市书屋、80多家时尚书店,个文创园区,特色文化空间在朝阳遍地开花。北奥运功能区、三里屯时尚街区,近百个特色文化艺术园区,现代都市文化艺术在朝阳触手可得。

作为北京的消费大区,时尚消费之旅也成为了到朝阳区旅游的标签。“我们大力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主承载区建设,朝阳区集中了全市半数以上的消费商圈、‘夜京城’地标,形成了覆盖全域的‘一纵一横一核’消费版图。”文献表示。

根据计划,今年,朝阳区还将有十个商业综合体完成改造升级,以空中篮球场为标志的朝外THEBOX年轻力中心是其中的代表。朝阳区的亮马河“醒春启航活动”“北京朝阳国际茶香文化节”,这些都是“不落幕”的消费主题。

值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zz/112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