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去下
青少年冬季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yw/140407/4369573.html——回看《上》,发现错字连篇,有些语句少了词语而有歧义。我这都老毛病了,但为了写流水账,我要从这篇开始注意且认真了。——写到最后发现没怎么提,贛。但在脑子生成流水账的时候,发现即使过去了几年,有些事情想写出来还是要靠勇气的,直面以前的恶永远比指出别人的“恶”要难上很多很多。写到别人所需要的勇气比这可假得太远。——最后修改的时候看了《看见》的发布会,柴静说光靠感慨谁也说服不了谁。这一下点醒我了,回写流水账一定要避免感慨(以前老感慨去了)。她又说,说服跟解释是件很累的事,这我更决定写流水账了。从17年的11月买了一堆老干妈旗下产品开始,基本每半年我都要在有限的校园时光里和挂面相拌。这个时期往往伴随着买琴和买书的过程,所以我总把这个网购统称为“书琴酱”,不管酱有多咸,前两字一搭配就很有文墨。由于强迫症,买酱就要买系列,所以后来买了吉香居的各系列产品和海底捞的好好吃饭?如果那时候就知道做测评了我是不是早就开始做视频主了?尝个酱而已,而且“我有限的词汇量还不足以形容过尝过的任何味道”。在成为切除之前,还可以肆无忌惮地想些有的没的,马上快乐就不属于我了:如果从音译角度翻译blur乐队的名字,应该叫补乐而不是布勒,并且该乐队的曲风也确实能增添快乐,尤其是《魔鞭》专辑里的mv。(不对,???是下边这样)原来以为自己胖到斤但并不算明显。经不完全调查,原来这么明显。我误会了,我以为斤只对刚高中毕业的我来说叫胖……刚练完片子的时候,由于精神空虚,一口气看了好几部网剧。情节抓人的《白夜追凶》,脑洞新奇的《想见你》,大量留白的《隐秘的角落》以及张东升变形记《无证之罪》。这些剧目好看到我看完都会去搜与剧相关的视频,惊叹潘广光的分饰四角,秦昊对人物的塑造,许光汉这令人窒息的少年气后,我继续陷入了空虚。所以在后来看了《俗女养成记》第一集后,即使感觉很有意思,即使谢盈萱这部剧里比在《谁先爱上他的》里更要美到我心里去,我也只看了第二集几分钟就不看了。因此险些错过《我们与恶的距离》。或许是因为这几天空虚至极,想用它做个告别吧。尽管开弹幕影响观感,但这种无声的吵闹能很好地窥探到大众的心态,而且飘在这部剧上面,太奇妙了。讨论人物责任的,为做错的人辩护的,一阵口嗨的。这样的弹幕混杂,你会对剧里的那句话更有体会:一般观众只有七岁智商。这部剧的出现,让前面一众剧目黯然失色。探讨人性最复杂的善恶可太有看头了,更何况这部剧是“要颜值有自然的颜值,要演技有自然的演技,要剧情更是有合理的戏剧冲突,要感情戏也有感情戏”,错过等于犯错。没有恶人或善人,善与恶在人性里共存。中午看讨论吃播问题的视频,视频主提到有沈阳人因吃播死了,弹幕里就有“死得其所”“活该”。类似的弹幕在类似的视频里都会出现,大众的立场依然是没有立场。“三观正”在评价词里已经中性词化了,毕竟三观歪的人压根没多少。以后大家别再用三观如何如何来评价他人或戏剧角色了,模糊但唬人的词语是对自己语言能力练习的偷懒。与其攻击一个人三观不正,倒不如像我以前那样张口就骂,尽管我现在知道压根没必要了。罗翔老师说,每个人都追求正义。但在法治社会下该如何追求正义?“杀人偿命天经地义”这一命换一命的古旧思想肯定不适用于依法治国的国度,所以舆论正义是否适用?而且舆论正义是否就是我们所要的正义?杀人犯该死,但罗翔老师也说了,“法律不仅要保护被害人的权利,还要保护加害人的权利”(大概是这么说的,老早看的我忘了)。律师为什么要为罪犯辩护,因为这是他们的责任,也是罪犯的权利。杀人要偿命确实不假,但不能用你的手去索夺。舆论控制法律是因为法律的漏洞吗?很可能。如果可能,那这控制法律的舆论是否也是也有漏洞?而这个漏洞正好被用在填补法律的漏洞上了?善恶与法律如何配平?一个好人杀了一个坏人,一个坏人救了一个好人。用好坏去评判人也算偷懒,懒得像一个七岁小孩样。呼格吉勒图翻案之前自然是一直以一个恶人坏人的名义死着,直到前六七年被翻案,才得知是个好心的小伙子以杀人犯的名头死着。而造成他死亡的那些体制里的人,才是真正的杀人犯。而这些杀人犯是否需要偿命?还是网络的犯罪成本太低且没有代价。你一句我一句,拜登明天下地狱。口嗨只不过是网络无能者的无力,但也难免一些舆论生火者的造势。有一定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yf/6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漫话衡阳middot大雁归宿的天涯都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