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斌降气法巧治咳嗽
白瘕风能晒太阳吗 http://pf.39.net/bdfyy/zqbdf/150330/4600060.html 咳嗽是临床非常常见的症状,最近降温明显,感冒咳嗽的患者多起来了。 中医治疗咳嗽方法很多,但“降气法”知道者不多。我是通过学习明代名医缪仲淳的著作,并经过临床实践而体悟到的,现介绍给大家。 缪仲淳临证非常重视“升”、“降”二字。 他在著述中经常提到,某种情况宜升,某种情况宜降。 可惜的是,他没有把升降问题论述得很详细、很明确,包括那些他认为具有降气作用的药物如苏子、枇杷叶、降香等,也只是一笔带过,使读者很难把握他的心得和经验。 我读仲淳著述后,开始在临证试验降气治法与方药,在咳嗽、胃痞、面红、眩晕等证均获得一些经验。 在咳嗽方面,患者咳嗽的特征是有气往上冲的感觉,与一般的咳嗽患者多见因咽痒、或痰多、或痰粘致咳不同。这种咳嗽,采用缪仲淳的降气法多有明显效果。 案1 邬某,女,59岁。 年3月5日初诊。 主诉:咳嗽2周。 病史:咳嗽2周,自觉胸口有股气往上冲到咽喉中阻塞,然后咳嗽,胸口、咽喉痛。自觉有痰,但吐出是唾液,口苦,大便一天一次,干结。舌紫,脉沉弦。 处方:枇杷叶(包)30g,苏子30g,降香3g,白芍12g,麦冬15g,山栀子9g,黄芩9g,玄参30g,橘梗9g,生甘草9g,7剂。 年3月12日二诊:气往上冲已除,其余诸症均大减,大便通畅,自觉舒适,舌脉如前。 处方:守方,7剂。 按语: 本案患者,除有气往上冲的感觉外,还伴有胸口、咽喉痛,故运用了三种治法: 枇杷叶、苏子、降香、白芍、麦冬是缪仲淳的降气法; 山栀、黄芩是凉膈法; 玄参、麦冬、橘梗、生甘草是利咽法。 案2 林某某,男,50岁。 年7月10日初诊。 主诉:咳嗽2月。 病史:两月前有感冒,后咳嗽,初有咽痒,现无。咳嗽,有气上冲的感觉,咳剧则气急,胸痛,痰少易咯,白色泡沫。有时胃痛,大便偏干,眠可,有时腰酸。舌苔黄腻,脉弱。平时抽烟。 处方:苏子30g,枇杷叶(包煎)30g,连翘9g,黄芩9g,山栀9g,象贝9g,乌贼骨30g,蛤蚧粉(吞服)2g,旋覆花15g,白芍15g,白芥子12g,炙百部15g,腊梅花5g,天浆壳5g,太子参9g,生甘草9g,7剂。 效果:服药1剂咳嗽即除。 按语: 患者,也伴有胸痛,有时还有胃痛,咳剧则气急,故运用了四种治法: 枇杷叶、苏子是降气法,旋覆花、白芍、甘草也是降气法,可视为仲景的降气法和金沸草散降气法; 连翘、黄芩、山栀,是凉膈法; 象贝、乌贼、旋覆花、白芍、甘草、太子参是和胃法; 蛤蚧是纳气法。 此外,还用了炙百部、腊梅花、天浆壳,这是镇咳法。仅服药1剂咳嗽即除。 (以上经验详见《半日临证半日读书》,邢斌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年出版) *本文中用药针灸均给医生学术交流之用 医院诊疗 切勿自行配方治疗 邢斌医生简介 简介: 擅长辨证治疗疑难病症,并自创针灸新法多获立竿见影疗效。出版《危症难病倚附子》《祝味菊五书评按》《方剂学新思维》《半日临证半日读书》《中医思想者》《伤寒论求真(上)》等专著。 擅长: 针药结合治疗眩晕、头痛、失眠、汗证、顽固咳嗽、胃炎、胃溃疡、慢性腹泻、鼻炎、哮喘、荨麻疹、湿疹、颈、腰椎病、慢性肾炎、肾衰、类风湿、骨质增生、咽炎、近视,干眼症、黄褐斑、月经病、更年期等内妇杂病。 挂号诊疗费:(非周末)/次,(周末)/次 坐诊时间:周三下午,周日上午 往期医案推荐: 头发又油又臭,从淤热论治 发热原来是鼻窦炎惹的祸 养阴利咽、宣肺定喘治疗过敏性咳嗽 频繁清嗓子的烦恼 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如何? 失音声哑半年多,中医治疗能痊愈吗? 作者:邢斌来源:"读书写字与临证思考"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zz/7301.html
- 上一篇文章: 清肺排毒汤效果惊人院士国医大师纷纷撰
- 下一篇文章: 葛根汤的功效与作用,葛根汤的正确吃法有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