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艾草变成宝,男子发展艾草产业链,
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先做人,后做事;会做人,才能做好事。 在南阳市南召县石门乡竹园村,不少群众的坡耕地里都种植着艾草,长势旺盛,郁郁葱葱,密密麻麻。艾草是原本生长在荒坡、田间沟渠的一种很常见的药草,现在“野草”变成了“家养”,已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金枝玉叶”。 三年前,李延庆发现,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保健意识越来越高,艾灸成为都市时尚的保健方式。原材料艾草的来源非常广泛,在南召县遍地生长、随处可见。石门乡竹园村村民张文富说:“利用荒坡地种植艾草,不仅好管理,旱涝保收,而且收入高,一年收割3茬,经济效益好,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好产业。” 创业的过程没有一帆风顺的,李延庆把漫山遍野的艾草收购后,开始进行艾草规模化采集、加工。为了尽快掌握生产技术,他边学技术边动手实践,一次次尝试,一次次失败,他都没有放弃最初的信念。他吸纳国内外艾灸应用的先进成果,运用现代科技,不仅成功开发出艾绒、艾柱、艾条等传统艾草制品,还开发出了艾叶精油、艾叶茶、艾香、艾草护肤品等艾制品,涉及药用、灸用、食用、日用工业品等6个系列、多个艾制品,使自生自长的艾草身价倍增,实现由“草”变“宝”的华丽转身。 为了拓展市场,李延庆早起晚睡,悉心观察、琢磨,尝试利用现代互联网营销产品,很快在同行业中站稳了脚跟。随着市场需求的扩大,艾草价格逐渐上扬,农民开始种植优质艾草,以艾草加工、艾灸医疗养生保健为特色的艾草产业呈现出日益红火的势头。在精准扶贫政策的号召下,南阳华康艾制品有限公司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引导群众利用丰富的荒山资源,广泛种植野生山艾,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竹园村周边村民很多都参与到艾草的种植及加工中来,许多贫困户依靠在公司务工就业脱贫,艾草产业已成为富民的朝阳产业。目前该公司已在南召县石门乡竹园村、寺山村设立两个加工点,安排贫困户劳动力就业33人,每年为村民创收近50万元。 不经历挫折的成功,就不能真正体会成功的喜悦。战胜自己,勇往直前! 本文来自生意我最行,创业家系授权发布,略经编辑修改,版权归作者所有,内容仅代表作者独立观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zz/12259.html
- 上一篇文章: 金石滩海边的毕业季,班草却被美女们赶
- 下一篇文章: 野生艾草变成宝,男子发展艾草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