荨麻疹医案一则作案
北京专科白癜风医院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基本信息:女40岁,初诊时间-10-22日。主述:荨麻疹反复发作多年,甚时每日皆作,缓时4-5天必发。近3年来,好发于19:00左右,常自服抗过敏药。划痕症+。伴随症:(1)四肢畏寒,寒甚时手指麻木。且手掌萎黄一年,本月加重。(手图当时未拍)平素食凉易呕吐。(2)末次月经-10-5日,周期25天,带经3-4日,量少,色暗有血块;经行第1-2天左少腹痛。(3)平素便秘4-5日一行、不干,无所苦,自述“排便无力”目前自服通便保健品缓解(药名不详)。易腹胀。不渴。寐纳可。舌诊脉诊:舌:淡紫,边肿胀,苔白腻裂纹;舌下淤紫。脉:弦略紧,双尺有力。关弦。一诊处方:吴茱萸3g当归20g桂枝10g赤白芍各15g黄芩9g青蒿15g防风6g熟地15g茯苓40g生川军3g柴胡6g法半夏12g制香附3g苍术15g茯苓40g蔻仁3g升麻1g牛膝15g厚朴24g鸡矢藤15g炮猪甲20g10剂。水煎服,一日二次。诊疗思路:拟将伏邪从厥阴转出少阳,本欲选乌梅丸,但患者便秘严重,改成温脾丸化裁。因双尺有力去附子细辛;防止正邪相争太过去人参;因苔腻,痰饮重去神曲麦芽合太阴之苓桂术甘汤;转出少阳-黄芩青蒿芍药;加柴胡、半夏通利三焦三道;砂仁鸡屎藤等通腑化积;防风合柴胡芍药、过敏煎之意;升麻牛膝升降气机,且升麻促进正邪交争;地黄-补肾精。二诊:-11-1日,述服5贴药后,荨麻疹渐好转,发作时皮损程度减轻,晚上19:00发作次数,至今日复诊时已减半;便秘好转,一日1至2行;手黄退半;舌红裂纹,腻苔退,脉弦小紧涩滑。自述于10月29日经行,“这次排出很多脏东西”。色暗,血块,渣。本拟原方再进,但视初诊处方时,发现有温经汤之架构,遂补充问诊得知:患者曾有两次流产史,平时唇口干燥、但不欲饮。进而查体:患者站位,指压其关元穴,患者触痛,面容呈痛苦貌。病机:-厥阴虚寒瘀(四逆手麻,手萎黄,经行恶血;脉弦为寒、芤则为虚-虚寒相抟)-半产漏下(唇口干燥)-伏“邪”(干血着脐下,关元穴阳性反应,双尺有力)-暮即发热:伏“邪”自阴发出,暮即发疹。处方:吴茱萸3g当归20g川芎10g赤白芍各15g熟地15g桂枝10g丹皮30g黄芩9g川军3g青蒿15g荆防各6g柴胡3g枳实15g厚朴24g鸡矢藤15g炮猪甲20g苍白术各12g炙甘草3g茯苓40g升麻1g川牛膝15g10剂水煎服,一日二次。思路:与一诊处方、及温经汤相比较:有地黄未用阿胶,阿胶更碍胃;多了川芎,去了胃之半夏加了肠之枳实;黄芩杀生机,未用麦冬润燥。另外温经汤原方吴茱萸3两,现用3克,因患者阴伤、便秘;用柔、缓缓图之。 诊后自我思考: 1为何不用下瘀血汤,或桃仁? (1)患者虚寒重于瘀、夹湿,所以二诊先予温经汤,苓桂术甘汤,当归芍药散等化裁。 (2)顾虑伏邪反弹,先柔后刚。 2为何不用肝着汤? 部位病机不同,温经汤在下,温补散寒化瘀;旋复花汤在上,化痰瘀为主。 3温脾丸与温经汤区别? 有相同架构。 温脾丸类似便秘、纳差版的乌梅丸。去了花椒乌梅,多了大黄吴茱萸泻浊通腑,神曲麦芽消积化食,用于厥阴寒热错杂。 而温经汤治厥阴虚寒瘀,偏于冲任;更有半产漏下,干血着脐下的特殊病机,其中虚寒为主,瘀次之。 厥阴干血着脐下-暮作;与厥阴典型的凌晨3点左右发作相辉映。厥阴转出少阳,有乌梅丸、温脾丸法,升麻鳖甲汤法等,又多一温经汤法。 从免疫学角度来看:本案因实致虚,免疫漂移,伏邪化热转出少阳,出现具有特异性时间规律-暮即发疹的超敏反应,可以作为“瘀血证”的临床补充。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下载一路健康APP 注册就有伤寒研究音频版免费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zz/10241.html
- 上一篇文章: 祛痘印的面膜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