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图学脉诊,方脉篇,血府逐瘀汤脉
血府逐瘀汤脉 血府逐瘀汤出自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王清任解说这个处方主治多种疾病,从胸闷、失眠、出汗到呃逆、头痛等等,看起来没有什么规律可循,难以把握。但是如果从脉象上来看,就相对容易理解多了。 典型的血府逐瘀汤脉很容易掌握。就是关脉气弦如同四逆散脉,不同的是,除了关脉气弦,其余部位脉显得沉细涩。脉象图如下: 典型血府逐瘀汤脉象图 显然这个脉象就是由四逆散脉进一步发展而来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四逆散证是气郁证,因为气郁结气的存在,管道压力增大,日久难免导致小循环处的血管出血,从而产生瘀血证。我们说郁久必瘀,就是这个道理。我们临床上看那些经常生闷气的女性,绝大部分都会有瘀血证的存在。 我们用病案来进一步说明。 一个约30岁的女性患者,主诉睡觉醒后觉得累、睡醒伴左侧肢体麻。症状经活动后减轻。伴有口干,经常胃胀,大便干结,小便黄。打脉右关脉气弦,左脉细涩偏沉。脉气整体偏弱。脉象图如下: 那么症状结合脉象分析,就很清楚了。腹胀是中焦结气导致,体现在右关脉的气弦脉上。睡醒觉得累是因为瘀血导致。因为夜晚睡眠时候,气机运行于血份为主,血瘀严重,相当于机体一个晚上的气机运行阻力都很大,第二天睡醒当然就会觉得累。口干,便干,小便黄,都是血瘀导致的轻微的燥热证。 这样就是相当典型的血府逐瘀汤脉证了。患者脉象上左脉沉细涩而没有出现左关的气弦脉,显然是脉象掩盖的缘故,因为瘀血太重,将本该出现的左关的气弦脉掩盖掉了。治疗就用血府逐瘀汤加黄芪桂枝五物汤为主加减。处方如下: 当归30桃仁15茜草10旋复花6 泽兰10郁金15陈皮15柴胡20 枳壳15赤芍15川芎15红花9、 炙甘草6桂枝12黄芪20大枣15 生姜15乳香6没药65副 患者服药后症状就逐渐减轻了。 血府逐瘀汤就如王清任所说的,临床引用范围很大,如果仅仅依靠症状,有时候很难判断。但是如果把握住它的脉象特征,命中率就会大大提高,而且用对了往往会有出乎意料的效果。 曾经治疗一个症状难以备述的女患者,根据脉象用血府逐瘀汤,患者不仅主诉症状大大减轻,还告诉我说原来动不动就浑身大汗的老毛病也跟着好了;还有的病人用了血府逐瘀汤,原来的失眠烦躁症状好了,吃着吃着,停了2年多的月经也恢复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yf/8204.html
- 上一篇文章: 经验交流雷辉10种方法,助你突破方剂
- 下一篇文章: 强心化饮治身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