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令,明辨菖蒲
怎样治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 端午节令,明辨菖蒲 首都医科医院/高燕菁 “彼泽之坡,有蒲与荷。”菖蒲极其爱水,生长于溪涧之中,生根于白石之上,带着特有的香气,端庄秀丽。远在尧时,菖蒲就受到人们的尊崇:尧时天降精于庭为韭,感百阴之气为菖蒲,故曰尧韭。菖蒲其叶形似剑,轻风吹过,那些直挺挺的翠绿叶子随风而动,如一支支宝剑纷纷出鞘,泛起一道道凛然的光芒。据传,春秋时期的铸剑鼻祖欧冶子,就曾受其启发,铸就“纯钧”宝剑。菖蒲其花洁净,带有幽然清香,自唐宋起便深受皇家与士大夫阶层的青睐,成为庭园和书斋中的重要观赏植物,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郑板桥有题画诗云:玉碗金盆徒自贵,只栽蒲草不栽兰。《本草纲目》说菖蒲:“其益智宽胸,去湿解毒,可以使人耳聪目明。”李时珍认为,置菖蒲一盆于几上,夜间点灯观书,能收烟气,不伤眼睛;置星月之下,早晨取叶尖露水洗目,有明目之效;同时其香气能提神清脑,于读书人大有益处。其实菖蒲的药用价值很早就被发掘了,《神农本草经》有云:“菖蒲,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音声,久服轻身,不忘,不迷惑,延年。”农历五月的溪流、池塘、湖泊、水田边,处处可见菖蒲的身影,端午节那天,人们会在门口挂菖蒲避邪祛疫,菖蒲在端午节的习俗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农历五月又被称为蒲月。 当然,食用菖蒲也是少不了的,很多古人都爱食用菖蒲。《抱朴子》中记载,周文王特别喜欢吃“菖蒲葅”,就是用菖蒲做成的腌菜。汉代也有诗云:“石上生菖蒲,一雨八九节。仙人劝我餐,令人好颜色。”梁代江淹《采石上菖蒲诗》云:“冀采石上草,得以驻衰颜。”可见服食菖蒲以驻颜、长生,在古代曾是一种很流行的观念。 菖蒲一直是中医临床常用的芳香开窍药。但它的种类繁多,《本草纲目》中已有记载:一为生于水石之间,叶有剑脊,名石菖蒲;二为生于溪涧,蒲叶瘦根,名水菖蒲;三为生于池泽,蒲叶肥根,名泥菖蒲;四为以砂栽一年,至春剪洗,叶如韭根如匙柄粗者亦石菖蒲;五为钱蒲,甚则根长二三分。目前,药典只将石菖蒲列为菖蒲正品,但是有些地区仍然有菖蒲混用的现象。这次我们就谈谈石菖蒲、水菖蒲、九节菖蒲、唐菖蒲的区别,方便大家辨认。 (左起分别为:石菖蒲、菖蒲、阿尔泰银莲花) 1.植物来源: 石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以干燥根茎入药。水菖蒲来源于天南星科植物菖蒲。现代所称的九节菖蒲来源于毛茛科植物阿尔泰银莲花的干燥根茎。需要注意的是,“九节菖蒲”此名在历代本草书籍中均指天南星科植物石菖蒲的根茎,所谓九节,乃是描述其根茎之环节紧密。而唐菖蒲则属于鸢尾科植物,它与月季、康乃馨和菊花被誉为“世界四大切花”,许多朋友可能看到花朵就觉得十分眼熟了。 2.植物产地: 石菖蒲主产于四川、浙江、江苏、江西等地;水菖蒲主产于湖北、湖南、辽宁等地;九节菖蒲主产于陕西、山西等地;唐菖蒲原种来自南非好望角,并不是本土植物。 唐菖蒲(剑兰) 3.从植物外形上看很好区分九节菖蒲和唐菖蒲的不同,我们重点谈谈石菖蒲、水菖蒲的区别: 石菖蒲的叶片颜色为暗绿色,呈线形,长20~50厘米,从基部对折,中部以上均平展。而水菖蒲的叶子颜色稍浅,绿色,为剑状线形,较长,大概90~厘米。石菖蒲为三棱形花序,长4~15厘米,肉穗花序为圆柱状,上部直立或者稍弯,渐尖,花的颜色为白色。水菖蒲花序稍微扁一点,肉穗花序近直立或者斜向上,呈狭锥状圆柱形,花的颜色为黄绿色。石菖蒲根部呈扁圆柱形,长3~20厘米,直径0.3~1厘米,表面的颜色较深,呈灰棕色或者棕褐色。而水菖蒲根部比前者更粗大,直径约1~1.5厘米,分枝少,颜色稍浅,最浅可至白色。另外,石菖蒲2~6月开花,水菖蒲花期特别长,可从2月到9月。 可以看出,民俗中端午节时用来驱虫、避邪,与艾叶一起挂在门上的菖蒲叶是挺拔似剑的水菖蒲。文人们案头清供赏玩的是石菖蒲。不过水菖蒲并未被药典收录,一直以来入药用的是石菖蒲。 植物界共名的事儿很多,需要我们认真辨认。这些菖蒲都有一定的毒性,多食或者误食会引发中毒,甚至威胁生命。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具有开窍豁痰、醒神益智、化湿和胃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化学成分主要包括挥发油、非挥发性成分、氨基酸及糖类等,对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具有调节及治疗作用,并且具有抗肿瘤、抗炎杀菌、平喘、益智、增强记忆力等多种显著的药理作用。在临床应用上石菖蒲也常配伍其他药治疗痰迷心窍、神志不清、失眠、耳鸣耳聋、湿阻中焦等症。α-细辛脑和β-细辛脑存在于石菖蒲的根状茎中,研究表明:α-和β-细辛脑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包括抗癫痫、抗抑郁、抗焦虑、神经保护和降血脂等。然而也有大量研究报道石菖蒲存在毒性风险,实验结果提示,石菖蒲挥发油可能存在一定的毒性作用。挥发油经纯化后,随着β-细辛醚纯度的提高,挥发油的毒性显著降低。提示石菖蒲挥发油的毒性作用可能是挥发油中的杂质造成的。有部分学者观察了石菖蒲的长期慢性毒性,结果发现石菖蒲可能与胃肠道肿瘤、肝细胞癌有关,以上研究提示,石菖蒲对人体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我国药典规定使用剂量3~9克。 石菖蒲常见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一些体质比较差、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朋友,易在食用石菖蒲后出现过敏反应。 2.惊厥。临床上曾经见到家长给儿童过量服用石菖蒲后出现惊厥症状。给孩子用药的安全剂量是远远小于成人的,所以家长尤其应该慎重,不要给孩子“尝鲜”食用石菖蒲,如果是药用,药量一定要精准。孩子的身体正在发育期,很多脏器的功能都没有发育完善,肝脏的解毒功能还比较弱,在服用有毒性的药物时,一定要按照医生规定的量进行服用。 3.中毒现象。过量食用石菖蒲会导致中毒,引起抽搐等不良反应。出现中医院洗胃,并遵医嘱完成各项检查及治疗。 4.过量食用可能会出现幻觉。 5.阴虚阳亢,有烦躁多汗、痰黄咳嗽等症状的患者慎用,以免加重病情。 另外,水菖蒲和九节菖蒲的毒性要更强,因此对于各种各样菖蒲,我们多加欣赏就好。虽然它闻起来清香怡人,但是擅自食用风险很大。 最新合订本 上架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主办 中医药知识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6元 邮发代号:82-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未经授权谢绝转载、摘录。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编辑:秀泷 投稿邮箱:jtzyy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yf/5343.html
- 上一篇文章: 最新价格公布包括水电气交通出行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