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才是这个世界应有的模样
中国画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从已知独幅的战国帛画算起,至今已有余年的历史。如从中国各地的原始岩画和原始地画来看,它的历史已不下年。在众多国画派之中,有一个后起之秀——彩墨派。顾名思义,“彩色的水墨”,相较于传统印象的国画,它在色彩上更为明快,层次也更为丰富。世人皆知林风眠,无人识得汪钰元——彩墨派由上海画家林风眠首创,但是在彩墨派中,有一位画家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叫汪钰元,江苏苏州人,中国著名水彩画家。汪钰元创作数十年,多以民居建筑、山水园林、花鸟植物为主,他善用色墨结合、以色助墨、以墨显色的笔法,将色彩置于斑驳的水墨背景中,画面显得清新明亮,又不失光感层次。随处可见的风景被他用略微夸张的颜色点染一下,立马成为遗世而独立的美好世界。浅墨江南,不负时光。汪钰元的风景画,多出于江南。都说,十个人便有十个江南。“一叶舟轻,双桨鸿惊。水天清、影湛波平。鱼翻藻鉴,鹭点烟汀。”渔人闲泊泛舟,河映长天孤帆。画中的点墨,撒墨,染墨,处处精妙,处处旖旎。远看淡墨,几笔成山。近观撒墨,星点成枝。渔牧江南,乐在山水。有独客泛舟,亦有相依作伴。“云青青欲雨,水澹澹生烟。”山水波纹之间,荡漾着江南人家的情愫,远处,山遮山,近处,水纹水。正如《行香子·过七里濑》中所绘:过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但远山长,云山乱,晓山青。浓墨田园,丰收耕耘——“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这明明是一幅蓑衣田园,务农牛耕的休闲景象却让人不禁想起,“牧童遥指杏花村”不知,这传说中的杏花村,是否也如此,丰足,惬意。田园情,务农勤,耕耘,丰收,总是明亮的情绪。而彩墨画正好有鲜亮、明快的基调。这样的不谋而合让汪钰元在田园丰收画作的表现中更如鱼得水。朝阳夕照,但闻人语——有人说,朝阳的光和夕阳的光是无法分清的。用愉悦欣赏,便是朝阳,用忧愁品味,便是夕阳。在这秋色连边的季节里,那火球沉沉地落下,这应该是人间的夕阳吧。“夕阳连积水,边色满秋空。”那火光,罩住整座山。不,或许是整个山脉,我们不知道,我们看不到,唯有一匹被驯服的马,定格在山顶上,也定格了时光,定格了那天的暖阳。燕雀南飞,春江水暖——“春江水暖鸭先知”鸭戏水,水波漾,清纹浅浅绿水鸭,柳絮柔柔抹青莲。如果以为彩墨画是大开大合寥寥几笔,看个大概,那就狭隘了。在花鸟画中,汪钰元又给我们展示了不一样的笔触。大开大合中的细腻,如同荒漠中的绿洲,一笔点睛,一笔触情。不似寻常“大漠孤烟直”的豪放,也没有“小桥流水人家”的柔情。但却在丝丝微微的细节中,情愫不经意地流露,一阵春风,吹北塞。一阵北风,轻南疆。很难说是彩墨画成就了汪钰元,还是汪钰元丰富了彩墨画的表现力。但我们知道,他的每一笔都晕染出世界的温柔,每一笔都勾勒出故事的情节。每一幅画中呈现的不仅仅是色彩、风景,还有他心底的故事和他的精神世界。当你掩卷闭眼,仿佛有一位画中人,述说着,他的故事,也述说着,曾在我们心中稍纵即逝的情愫。置身彼时彼地,或柔情,或果敢,或欢喜,或忧伤,一瞬一刹皆为画。也许,彩墨画,才是这个世界应有的模样。 ▲以上图片均来自于汪钰元,版权归其所有 ·今日互动· --- 喜欢他画的山水还是花鸟? 有礼有节?品牌年货节 ——年1月6日-10日为在此期间凡在有礼有节天猫、淘宝店铺购买产品皆可享年货节专属优惠---1.淘宝搜索2.可复制淘口令直达,復·制这段描述¥fe7x11pBU3f¥后打閞手机淘宝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是哪家治疗白癜风的药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yf/4724.html
- 上一篇文章: 蓝色地球村点滴公益情亲水朝阳河湖水资源
- 下一篇文章: 中药菖蒲的功效与作用各种不同品种的菖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