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著名的四字成语,却跟山海经一种怪
白癜风可以吃什么零食 http://news.39.net/bjzkhbzy/171115/5845626.html 南宋诗人鲍照曾经作为参军到过前线战场,行军路上的艰难困苦对于他来说有切肤之痛,所幸借助于出色的文采,他将这些情形写在自己的诗里,让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看后,也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从而能够更加厌恶战争,渴望和平。 其中一首是这样说的:是红色的巨蟒有上百尺之长,嘶嘶吐着毒信,让人不寒而栗;黑色的毒蜂有十围粗,让人胆战心惊;水中的怪物口中含着毒砂射击人影,吹出的蛊虫让早上朝阳也会一病不起;野外的瘴气萦绕在身边,寒露打湿了士兵们的战衣;饥饿的恶猿已经几天没有吃东西了,早起的鸟儿都不敢起飞。 文/希夷 符号帝国独家原创 这些场景让人读后,有战场经验的会生出阵阵后悸,没见过的人会在心里留下深深的阴影。诗句中包含着一个千古以来很有名的成语——含沙射影。 在现代汉语语境中,它表达的是一种拐弯抹角在言语上攻击他人的小伎俩,但其实最初的时候,它指的是一种水怪,上古时期生活在沼泽水域中的怪兽,名字叫做蜮。成语的内容就是描述怪物躲在水中突袭人畜的现场直播。 《山海经》中有一个叫做蜮山的地方,就是因为这里有蜮这种动物而得名的。词人屈原甚至觉得蜮能够让人魂飞魄散,永远无法在回到自己的故乡。他在《楚辞·大招》中写道:魂乎无南,蜮伤躬只。可见蜮这种怪物是相当的恐怖。 关于蜮到底长什么样,有几种说法。有人说它长得像三足鳖,比如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写:“蜮,短弧也,其形似鳖,三足,以腹中气杀人。”传说蜮一般都是躲在水中埋伏着,一旦发现有人畜小动物经过,它就会用嘴里的弓弩发出子弹击中对方的影子。 被击中的部位就会在三日之内全身腐烂而死。《博物志·异虫》:长江以南区域的山溪之中,通常会有水射工虫,它属于甲壳类,身长只有两寸,口中有弓弩一样的结构,用自身携带的有毒气体商人,只要射中了人影,就会随伤口处生出毒疮,如果不及时治疗,就会死人。 蜮虽然也击杀人畜,但是它并不吃人,而是以蟾蜍、鸳鸯这一类的水禽和小动物为食。蜮还有一个很好玩的名字,叫做食苗,其它的记载都大同小异,跟前面的差不多。 俗话说,一物降一物,卤水点豆腐。即使在厉害的怪物,通常也是有天敌的,生活在蜮山一带的蜮民,他们生来就以蜮这种怪兽当主食,一顿不吃心发慌。蜮人擅长射猎,个个都是神箭手,他们经常射杀一些黄蛇,很可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山神的。 《搜神记》中有关蜮的描写与此大体相当,不过说它能用射出的砂石击打人的影子。这里给大家用白话文转述一下。有一种怪物名叫蜮,又叫短弧,能在口中含噙沙子射向人们,凡是被击中者,基本都有头痛发烧等症状,病情严重的甚至会死人。 之所以会引申为间接攻击比人,是因为它们害人不会直接扑上来或者打在你身上,而是以你的影子为目标。但是击中了影子就像打到本人一样,所谓打在你荫,痛在你身,最终遭罪的还是本尊。 很多人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原因就在于没一个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儿,可能是某个匠人巧手打造了好几天的杰作;一句稀松平常的话一个简简单单的词语,背后的故事背景可能极为深远,有的甚至要追溯成百上千年的时间跨度,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岁月里流转。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yf/11184.html
- 上一篇文章: 向国旗敬礼丨看朝阳好少年对祖国的深情告白
- 下一篇文章: 北方居然还有这样的海一眼看两国海鲜吃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