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而不同乐执其中

立冬

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指西北为立冬,太阳黄经为°,于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

立冬品诗

《立冬》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后风雨》宋·刘敞

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

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

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

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平分。

《立冬即事二首》元·仇远

细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叶半青黄。

小春此去无多日,何处梅花一绽香。

立冬三候

我国古代将立冬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立冬水已经能结成冰;土地也开始冻结;三候“雉入大水为蜃”中的雉即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外壳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

立冬农事

立冬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东北地区大地封冻,农林作物进入越冬期;江淮地区“三秋”已接近尾声;江南正忙着抢种晚茬冬麦,抓紧移栽油菜;而华南却是“立麦正当时”的最佳时期。华北及黄淮地区一定要在日平均气温下降到田间土壤夜冻昼消之时,抓紧时机浇好麦、菜及果园。另外,立冬后空气一般逐渐干燥,要注重林区的防火工作。

立冬节气有哪些习俗呢?

迎冬

在古代,皇帝有出郊迎冬的仪式,并赐群臣冬衣、矜恤孤寡。立冬前三日掌管历法祭祀的官员会告诉皇帝立冬的日期,皇帝便开始沐浴斋戒。立冬当天,皇帝便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处迎冬。回来后皇帝要大加赏赐,以安社稷,并且要抚恤孤寡。

补冬

旧时农耕社会,立冬了,农闲了,劳动了一年的人们当然要好好休息下,顺便犒赏一家人一年来的辛苦,所以才有了“立冬补冬,补嘴空”这样的谚语。在我国南方,立冬时节人们爱吃些鸡鸭鱼肉,以增强体质抵御寒冬。在闽南地区,出嫁的女儿要在立冬日给娘家送去鸡、鸭、猪蹄、猪肚等,以让父母补养身体,表达自己的心意。北方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北方人特别是北京、天津等地区还有吃饺子的习俗。

立冬立冬,呼呼北风,

小河哆嗦,开始冰冻,

秋收冬藏,做好准备,

穿上棉袄,其暖融融。

做更好的自己,

让人们因我更幸福,

让世界因我更美好。

图文编辑:马小涵

审核:朱江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tx/5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