鎬庢牱鍙互娌荤櫧鐧滈 http://m.39.net/pf/bdfyy/

案例一

房某,女,61岁;于年7月20日,因"胃脘不适"求诊于老师;患者自诉:胃脘不适,胃胀、胃疼,吃生冷食品及吹空调后加重;偶有胸闷。当时症见舌淡苔薄黄,舌下络脉曲张,脉沉弦。

辩证:寒热错杂

处方:黄连汤加味

黄连3g吴茱萸3g桂枝9g

干姜3g太子参9g刺猬皮9g

清半夏12g丹参18g

檀香3g(后下)砂仁6g(后下)

七剂

因寒邪导致胃部不适,用黄连汤;真传一句话,这句就是黄连汤的真传。因患者舌下络脉曲张,带有瘀血,故老师加用丹参饮。

黄连汤

伤寒论,第条:伤寒,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黄连汤主之。

黄连(三两)甘草(三两,炙)干姜(三两)桂枝(三两,去皮)人参(二两)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黄连汤的配伍特征,在于半夏泻心汤去掉黄芩三两,加大黄连的量,由一两为三量,另加桂枝三两;

本方以黄连苦寒降逆、清泻郁热,干姜辛热温化寒邪,又以桂枝辛温解表,半夏和胃,参枣补益脾胃之气。

案例二

初诊

孙某,女,47岁,职员;因胃脘不适于年7月12日初诊。

患者自述发病经过,上周(即七月初)在办公室里吹空调后,感觉胃不舒服;然后,食用杏干后,开始胃顶,患者自取番泻叶若干,希望泄下后,胃顶可以缓解,但是无效,反引起腹泻。昨天(7月11日),又吹空调后,感觉半边身体不适,怕冷,坐车时需要穿外套。当前,患者主要表现为,胃顶、打嗝、腹泻、便前腹痛,舌淡苔白,脉沉弦。

辩证:寒热错杂

处方:黄连汤合四逆散加味

柴胡12g枳壳12g炒白芍12g

炙甘草6g桂枝12g黄连6g

清半夏9g干姜6g太子参9g

刺猬皮9g焦六仙12g

七剂

以下是老师当时看病时带教所说:根据患者发病经过,她有明显的受寒加重的表现:吹空调加重;食用番泻叶,苦寒之品;寒邪引发胃部不适,是黄连汤的证眼。另外,患者有便前腹痛,这是阳气郁滞的表现,用四逆汤。因此,处方思路就是四逆汤合黄连汤。患者坐公交车怕冷,受寒后加重;有一分恶寒,就有一分表证,可知,张仲景用桂枝易黄芩,改半夏泻心汤为黄连汤的用意,即用桂枝之辛温解表。关键在于,一般人能否把“受寒”这一病因,能举一反三。此处的受寒加重,并不局限于“感受风寒”,还包括食用生冷的食物,如冰西瓜、冰淇淋等;此处,患者误用苦寒的番泻叶,也属于感受寒邪,这种寒邪并非从肌表侵入人体的风寒,而是从消化道进入体的寒邪。用黄连汤当与半夏泻心汤及藿香正气散相鉴别:半夏泻心汤对治的胃病,也属于寒热错杂,但半夏泻心汤的证眼在于痞;痞症时用半夏泻心汤,而半夏泻心汤治得是久病,患者会经常感觉胃不舒服。在问诊过程中,患者自述,平生(今年47岁)就犯过三次胃痛。此次为第三次;第一次是童年,第二次是前几年;可见患者素体不虚。也有大夫主张,遇到受寒胃不舒服用藿香正气散;但此人语多,喋喋不休,机体比较亢盛,用太多辛温的药,患者肯定便秘。藿香正气散属于寒湿中阻,内有湿邪,外感寒邪后,诱发胃病,且会上吐下泻。

复诊

患者服药7剂后,胃顶痊愈,腹泻痊愈,仍稍有打嗝,舌淡苔白脉沉弦细。

辩证:胃气不降

处方:四逆散合旋覆代赭汤

柴胡12g炒白芍12g枳壳15g

旋复花30g(包)代赭石15g

丁香6g柿蒂6g炙甘草3g

吴茱萸3g生晒参9g莱菔子15g

七剂

患者初诊服药后,诸症治愈,唯有呃逆尚在,仍以四逆散为基础,合旋覆代赭汤降胃气,丁香柿蒂亦为降逆之常用配伍。

整理:尤晖

三皮按:三皮治消化系疾病喜用半夏泻心汤与黄连汤,二者均可治寒热错杂证,半夏泻心汤去黄芩加桂枝便成了黄连汤,二者组方仅相差一味药,但差异颇大,而高手之间的差别往往就在这一味药之间.半夏泻心汤有黄芩无桂枝,其证多见伏热,患者可见舌红苔黄腻伴心下痞之黄芩证,而黄连汤有桂枝无黄芩,其证要么伴有阳郁冲逆证,病程长,且可见肠鸣及腹痛甚至腹泻,以寒致痛为特点的桂枝证,或外感风寒及进食生冷所致,此亦为表证,故在临证时,需举一返三,表证不必仅仅只是发热恶寒身痛等等,当受寒后出现胃痛,小便痛时等,亦需辨为表寒证,此时桂枝便可大显身手.一味之差,天壤之别,可不慎乎?

敬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ry/8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