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北京语文历年期末一模二模高考汇编(持续更新) 高考精品讲义集 高考一轮复习文言文之写景、游记类讲义 多则材料类作文的类型、审题与写作方法 北京顺义高三第二次统练语文 北京语文一模微写作汇编含解析例文 北京丰台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年五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汇编 ——年五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古诗阅读汇编 l6——年五年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微写作汇编 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二年级期中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通州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北京海淀高一(下)期中语文 北京西城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东城高三二模语文 北京海淀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名著阅读《论语》、《红楼梦》相关知识与习题合集 高考《论语》理解阅读练习题汇编4 北京各区一模《论语》汇编(含解析延伸) 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论语》阅读汇编(含解析) 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论语》阅读汇编 北京各区高三二模语文古诗阅读汇编 北京东城高三二模语文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3—15题。(共12分) 归朝欢·题晋臣敷文积翠岩 辛弃疾 我笑共工缘底怒,触断峨峨天一柱。补天又笑女娲忙,却将此石投闲处。野烟荒草路,先生拄杖来看汝。倚苍苔,摩挲试问:千古几风雨? 长被儿童敲火苦,时有牛羊磨角去。霍然千丈翠岩屏,锵然一滴甘泉乳。结亭三四五,会相暖热携歌舞。细思量: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 注释:赵不遇,辛弃疾的朋友,字晋臣,曾为敷文阁学士。此时与辛弃疾均去职赋闲。缘底,为什么。 1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词起笔迭用两则神话传说,把积翠岩比喻为折断的天柱、补天的神石。 B.词人不辞辛苦,拄杖来到积翠岩,只是为了尽情欣赏积翠岩秀美的风光。 C.牧童击石取火,牛羊以石磨角,积翠岩不幸流落山谷中,却仍有其功用。 D.词人于积翠岩结亭会友,心生感慨,与杜甫“大庇天下寒士”的情怀近似。 14.下列诗句中的“石”,含有寄托之意的是(3分) 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唐·王维《山居秋暝》) B.素沙见底空无色,青石潜流暗有声。(唐·李绅《别石泉) C.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唐·贾岛《题李凝幽居》) D.竹劲兰芳性自然,南山石块更遒坚。(清·郑板桥《题兰竹石》) 15.“古来寒士,不遇有时遇”两句意蕴丰富,请结合全词分析。(6分) 13.A(3分)14.D(3分) 15.参考答案: 自古以来的寒士,有怀才不遇求告无门的时候,也有得到赏识大展宏图的机遇。 词人表达对所有不遇之人能遇知音的期望;也借嵌进友人名字的做法,表达对朋友能获机遇的真挚祝愿;还有对他们可能终不得遇的担忧。 北京西城高三二模语文 (一)阅读下面的词,完成12-14题。(共12分) 满江红 刘克庄 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唐盾鼻①,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有谁怜、猿臂故将军②,无功级? 平戎策,从军什;零落尽,慵收拾。把《茶经》《香传》,时时温习。生怕客谈榆塞事,且教儿诵《花间集》。叹臣之壮也不如人,今何及! 注释:①磨盾鼻:在盾牌的把手上磨墨,指在军中作檄文 ②猿臂故将军:指李广。李广长年征战匈奴,却终身未能封侯。 12.下列对这首词上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金甲雕戈”句写出了词人当年在军中披坚执锐、雄姿英发的形象。 B.“一挥千纸,龙蛇犹湿”突出了拟写檄文之快,可见词人才思敏捷。 C.“铁马”两句化用陆游《书愤》中的诗句,表达对环境艰苦的无奈。 D.“有谁怜”句以李广自况,写自己虽一心想抗金却不被任用的悲愤。 13.下阕写到“且教儿诵《花间集》”。以下各组句子,最不可能选自《花间集》的一项是(3分) A.花映柳条闲向绿萍池上。 B.插花走马落残红,月明中。 C.昨夜西溪游赏,芳树奇花千样,锁春光 D.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 14.有评论家说本词“故作旷达语”,请结合具体词句谈谈你对该评论的理解。(6分) 12.(3分)C13.(3分)D 14.(6分)答案示例:词人搁置平戎策等与军旅有关的作品,转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ry/8094.html
- 上一篇文章: 8张创意漂亮早上好动态表情鲜花图片,夏天
- 下一篇文章: 故道精短美文美句选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