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有什么好偏方 http://pf.39.net/bdfyy/bdfyc/150719/4658934.html

点击上方蓝字“工程质量”,实时   突水又被称为透水、灾害性涌水,是指在硐室、巷道施工过程中,穿过溶洞发育的地段(尤其是遇到地下暗河系统)、厚层含水砂砾石层或与地表水连通的较大断裂破碎带等所发生的突然大量涌水现象。突泥往往伴随突水发生,是大量泥砂涌入井巷所造成的灾害。防治措施:   隧道防排水应遵循“以排为主,防、排、截、堵相结合”的方针。岩溶暗河地段常用的处理方法有“引、堵、越、绕”。在溶洞或者暗河地段,应查明水源流向,采取合理截流。对于跨径小的溶洞,可采取回填封闭。当遇到跨径较长的溶洞,可加深边墙基础通过。对于难以处理的情况,最终采用避绕,重新选址。

近年来,隧道建设迈入了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和地铁,据统计,截止到年底,在建铁路隧道总长度已超过km。与此同时,近几年隧道施工的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造成了较多的人员伤亡和较大的经济损失,严重影响了工程工期。

安全无小事!!下面小编为大家普及隧道施工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希望大家能做到有备无患!!

1、隧道建设特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量多、规模大、长度长

(2)技术难度大

(3)高风险隧道较多

(4)安全形势严峻

(5)设计、施工、建设管理人员相对欠缺

(6)其他(如:受拆迁等因素影响工期紧张)

2、安全事故原因分析

隧道灾害事故种类比例(铁路隧道)

1突发性的地质灾害

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隧道施工工作面前方或开挖轮廓外侧的特大岩溶溶腔突然压溃腔壁,造成突水突泥地质灾害。另外洞口边坡突然垮塌,砸伤施工或社会车辆。这种灾害发生突然,造成作业人员伤亡最多、经济损失最大。

马鹿箐隧道突水

野三关隧道岩溶突出

2稳定性判释不准

部分发生塌方的隧道,是由于在勘测设计阶段对影响围岩稳定性的工程地质情况认识不足,而在施工过程中又没有及时地进行变更设计,致使采用的支护措施偏弱,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大规模的塌方。

3施工不到位

很多隧道在施工时,没有严格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采取工程措施,有的隧道是擅自改变工法,有的是施工工序质量不合格,有的是偷工减料,有的是施工方法不当。例如某隧道原设计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施工时改为CRD法,但横向支撑施工不及时,数量偏少,造成坍塌;有的隧道是由于拆换侵限的初期支护拱架时发生塌方;有些隧道是由于上台阶施工太长,没有及时进行封闭,衬砌滞后,造成坍塌。

4施工安全措施不健全

对施工现场的爆破器材管理不善,用电线路、钢筋焊接等作业安全措施不到位,台车拼装和边坡刷方作业安全意识淡薄等。例如温福线某隧道由于风枪打眼时碰到了隧道内的哑炮上,发生了爆炸造成人员伤亡,洛湛线某隧道是洞内火工品爆炸造成了安全事故。武广线某隧道斜井工区由于洞内漏电保护器失灵、电线过热引燃排架和防水板,石太线某隧道斜井因为电焊钢筋头引燃排水盲管和防水板造成火灾;另外有些隧道是由于洞口边坡滑塌造成安全事故。

高阳寨隧道进口塌滑事故

《工程质量》杂志

创刊于年,每月10日公开发行,住建部主管,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中国建筑业协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分会

国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办。传播行业正能量,推动行业健康发展,重视期刊的引导性、实用性、学术性。住建部优秀期刊+全国建筑行业精品期刊+中国各大电子期刊数据库核心期刊(遴选)

订阅:扫描下方期刊订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ry/79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