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注儋州这种海味好吃绝了苏东坡盛
有人说,美食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一种温暖的传递,它将人们的味蕾、记忆和情感连接起来。儋州光村沙虫犹如藏在沙子里的金子,其貌不扬却难以掩盖其味美的光芒。漫步雪白细腻的沙滩,享受沙虫灼炒溜炸的美味,让不少食客不禁直呼:“唯有美食不可辜负。” 光村,是儋州西北部的一个小镇,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这里有着绵长的海岸线和银白色的浅海滩银滩,银滩里生长着一种非常独特的海产品——沙虫。据说当年苏东坡在儋州期间,在弟子黎子云家里用餐时,见香煎沙虫色泽金澄,特别诱人。苏东坡忍不住拿起一条,只见沙虫外焦里嫩,再佐以“天门冬酒”,苏东坡随后发出了“此物只应天上有”的感叹。
光村银滩孕育独特美味 光村沙虫。舒晓摄 如果你是第一次见到它,或许会因为它如蚯蚓的外形而心生畏惧,但如果你敢于尝试,你会被它的美味彻底征服。想要吃到沙虫,也要看你的“缘分”。正如许多酷爱沙虫的食客所说的那样,龙虾在很多海鲜店都可以吃到,但要吃上光村沙虫就得看你的运气了。
说到光村,很多人会想起那长约30公里的沙质雪白细腻的银滩与鲜美的沙虫。自泊潮港湾至西北面的沙井湾,榕桥江在此入海,淡水与海水交汇处正是优质沙虫生长的绝佳地点。银滩优质的海鲜,被烹焯灼炒溜炸后,别具风味。 从事20多年光村沙虫销售的简加保说,凡是淡水与海水交汇的地方,其海水鱼类品种既多且味道特别好。据简加保介绍,从东起的泊潮港湾至西北面的沙井湾,30公里的光村银滩沙质雪白细腻,海水里养分丰富,光村沙虫就是凭借独一无二的自然条件,以其个大条长,肉嫩味美而名扬琼岛。 沙虫品优味美营养丰富 沙虫又名方格星虫或光裸星虫,俗称“沙虫”,是我国南方海产珍品。它的形状很像一根肠子,呈长筒形,体长约10厘米至20厘米,且浑身光裸无毛,体壁纵肌成束,每环肌交错排列,形成方块格子状花纹。沙虫虽然没有海参、鱼翅等海产品名贵,但味道鲜美脆嫩,为海参、鱼翅所不及。
在海南,沙虫栖息主要分布于儋州市、文昌市、陵水黎族自治县,其中以儋州市光村镇最具特色。沙虫在涨潮时集体钻出沙面,退潮时藏身沙中,渔民只能在潮退之际出动挖寻,因而潮水的涨落影响着沙虫的捕获。
儋州沙虫中又数光村镇海边浅海生长的沙虫品质最优,光村沙虫的美誉并不仅仅因为数量稀少,更是因为其具有体型大、肉厚、味道香甜、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等4大特点,这是其他产地的沙虫无法与之媲美的。
在光村镇,人们自古以来就有赶海挖沙虫、吃沙虫的习惯。每当太阳从海平面升起,当地沿海渔民就迎着朝阳出发,他们趁着潮汐褪尽、风平浪静之时,在光村湾的海滩上采挖沙虫。
对于永昌海鲜酒家的老板简开册来说,由于沙虫多为野生,虽然其貌不扬,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不输给任何一种名贵海鲜。“光村沙虫口感鲜嫩,味道香甜,可做主菜,可当配料,可鲜吃,可干吃,吸引食客的就是原汁原味的鲜美。”简开册说。
光村沙虫和苏东坡有个故事 苏东坡的诗词和他对美食的爱好被世人所熟知。在儋州光村镇,流传着一个苏东坡和沙虫的故事。
据说,苏东坡刚到儋州,本地人邀请他品尝光村沙虫。他细看那沙虫如蚯蚓一般,直往洞里钻,他连连摆手,不敢尝试。苏东坡先生喜食猪肉,杭州、湖北等地争“东坡肉”源地的故事即是。但海南虽草长茂盛,却并不产北方那种大猪。海南本地猪体型娇小、肉少。
油煎儋州光村银滩沙虫。舒晓摄 黎子云兄弟见苏东坡久食素芋头粥,便吩咐人准备沙虫。过几日便邀请苏东坡来家用餐。只见餐桌上,香煎沙虫一条条整整齐齐地摆在盘间,金澄澄的,特别诱人。苏东坡拿起一条,沙虫外焦里嫩,再佐以他亲自酿制的“天门冬酒”,别有一番风味,他忍不住多吃几条,并发出了“此物只应天上有”的感叹。光村镇的海边处浅海出产的沙虫个肥味美,深得苏东坡喜爱,“光村沙虫”的美名由此传播开来。
如今,苏东坡与光村沙虫的故事在当地依旧口口相传,光村沙虫的鲜嫩肥美也被外人所熟知。光村沙虫知名度越来越高,俨然成为了光村镇的一张特色名片,慕名而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银滩海浪拾美味有诀窍 儋州光村的阿婆在银滩上挖出一条大沙虫。舒晓摄 将沙滩上的沙虫捉上餐桌是一项技术活。在光村镇从事沙虫生意的简加保介绍,“捉沙虫要根据天气情况,一个月大概有二十天左右可以捉,涨潮和退潮的时间决定了沙虫的收获量。” “挖沙虫是一项专业技能,普通人很难挖到。”简加保笑着说,挖沙虫不像抓鱼拾贝这么容易,沙虫藏在沙里,并且移动速度快,好不容易发现它,一不留神它又会逃得无影无踪。靠海的渔家女都是这方面的能手,挖得又快又准。到底有没有诀窍呢?简加保介绍道,沙虫钻进沙里时,会有一条沙道,但肉眼很难看到,用锄头敲沙滩表面,沙里的沙虫受惊动就会往下钻,沙道内就会溅出水来。根据水柱的情况判断沙里是沙虫还是螺,就可以在沙虫逃走的路径前挖断,抓住沙虫。 沙虫生长在沙里,靠吃沙滩里的微生物长大。因此,其肚子里不免有沙。取沙时,不能弄破虫体,虫体弄破后沙子会进入肉内,就更难洗干净,用刀是行不通的。在沙虫产地,人们吃沙虫是用竹签来翻。在翻沙虫前,先要把沙虫血放到容器里,供做菜时使用。 翻沙虫是精细活,一般都由心灵手巧的渔姑来干,只见她左手固定住沙虫,右手一只竹签从沙虫头端进尾端出,然后顺着竹签把腔内翻过来,再放入水中把腔内沙子洗净。由于翻好的沙虫像一根小香肠,因此沙虫也称作“海滩香肠”。 “光村沙虫”已注册商标 简加保和妻子一起从事沙虫生意,而且生意越做越大。在光村镇菜市场简加保的摊位上,前来买沙虫的人络绎不绝。 简加保介绍,由于沙虫多为野生,对生长环境有苛刻的要求,只有在平缓沙泥夹杂的海滩才能生存,对水质要求也很高。在海南,沙虫主要分布在儋州、文昌、陵水,其中儋州市光村镇的沙虫十分闻名。 儋州光村湾有25公里的海岸线,有2万多亩的海滩可采挖沙虫。由于湾内地势平缓,水流相对缓慢,适应海产品的生长,再加上入海河流多,在咸淡水交界的海区,生物链丰富,海洋生物的营养源多,给靠吃硅藻的沙虫提供了丰富的饵料,所以光村湾出产的沙虫,品质优良。 虽然光村沙虫根本不愁卖,但为了以后长远的发展,简加保去年注册了“光村沙虫”的商标,“我要把光村沙虫打造成一个品牌并推销出去,让更多的人知道。” “沙虫想要人工养殖还是有难度,由于技术达不到,所以野生的居多,故而产量不稳定。”对此,简加保希望能尽一己之力加大投入对技术问题进行研究。 目前,光村镇沙虫的出售形式也比较单一,仅为鲜虫和干虫两个品种,新鲜沙虫多供应给海口、三亚等地的酒店和餐馆,晒干之后的沙虫干则制作成礼品盒。 据了解,儋州光村滨海沙虫主题公园已通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概念性规划评审,项目定址在儋州市光村镇屯积村,该项目将打造成集沙虫产业化生产、捕捞体验、科普观光、美食养生、亲子游乐、滨海休闲和古村度假为一体的中国首个沙虫主题文化园区、沙虫文旅创意基地,相信项目建成后,光村沙虫的名气会越来越大。 “三色沙虫”的做法 用料:鲜活沙虫(净)50克,青红菜椒各二个(约克)蒜茸2克、姜丝1克、葱丝1克、麻油2克、胡椒粉1克、芡汤30克、湿粉10克、生油0克(耗50克)精盐10克、味精10克、料酒20克。 制作:1、将芡汤、麻油、胡椒粉、湿粉调成碗芡,沙虫整理长短一致,红、青辣椒切丝,与沙虫一样长。2、中火热锅落油烧至七成热,将沙虫拉油至七成熟倒出滤油,原锅加热,倒入红、青椒丝炒至五成熟即出。3、热锅加油,下料头,将沙虫、椒丝倒入锅中,赞酒,翻炒,下碗芡炒匀,加尾油上碟即成。 特点:红、青、白三色鲜明清雅,味鲜香浓,嫩滑脆爽,带有微辣味,口感甚佳。 光村沙虫销售电话简加保: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ry/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临海征地区片综合价发布,下桥东湖谢里
- 下一篇文章: 敖汉又出现了这种东西霸占了每条街道,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