菖蒲这家有点乱
大约是前年还是大前年的时候, 猫读《备急千金方》,学到一个方子,叫做孔圣枕中丹。 这个方子,据说可以治读书善忘, 长期服用可以令人聪明。 刚好考拉正在准备考试,想试试这个方子, 猫就做了一料孔圣枕中丹。 这个方子用的是四味药: 远志、石菖蒲、生龙骨、败龟板。 制法却比较考究: 远志要去心的远志筒, 龟板要炙稣, 龙骨要放在鸡肚子里小火煨上一夜。。。 猫自己没有这么多工夫搞, 又想既然要试,就干脆按原方来做。 于是就托了朋友帮忙, 一丝不苟地炙龟板、炖龙骨, 折腾了几天,总算把蜜丸给做出来了。 枕中丹到手,除了猫自己留了一些, 给了考拉一些,还分了一些给猫的老师。 猫自己觉得不太好吃, 丸子有股说不上来的,酸不酸、咸不咸的味道, 吃下去后,喉咙有点儿麻,心口有点儿烧。 猫又问了考拉和老师: “你们的圣水,哦不,丸子是什么味儿?” 当得知都是这种感觉后,猫很疑惑: 难道圣水,哦不,枕中丹可能就这味儿? 不过,虽然疑惑,丸子是吃不下去了, 只好摆着, 一摆就是两年。。。 前几天,因为收拾冰箱,又把这丸子给翻了出来。 猫觉得扔了挺可惜, 思来想去,觉得可能有问题的就是石菖蒲了。 石菖蒲是南星科,和半夏、芋头是亲戚。 会不会是石菖蒲没有炒熟,所以吃了有麻喉感? 猫决定把丸子煮成汤再尝尝看。 结果挺失望的,煮出的汤照样酸不酸、咸不咸,麻喉咙, 并且由于“汤者荡也”,麻喉烧心感更强,甚至有中欲呕的感觉。 猫翻书上网查了一通,发现问题可能真出在菖蒲上。 (上图为石菖蒲) 药用的菖蒲,一般有两种。 一种叫石菖蒲,一种叫九节菖蒲。 石菖蒲,就是猫一直所知的品种, 属南星科,芳香、味苦、微辛。 这种就是平时常用的菖蒲, 有豁痰开胃、通窍醒神的作用。 猫后来也用过多次,可是自己没有用过, 病人都没有反应难吃。 它的原植物是这样的: 端午节和艾叶一起捆着挂在门口的就是它。 据说菖蒲的叶子好像大宝剑,鬼见了都怕, 所以菖蒲有驱鬼辟邪的作用。 不过,石菖蒲也可以画风突变, 现在还有不少爱玩儿的人,把它做成盆景, 供在案头,甚是风雅。 而九节菖蒲,则是另一种药材。 它名为菖蒲,实际上非菖蒲。 原植物叫做阿尔泰银莲花,属于毛茛科, 和黄连、猫爪草、牡丹是亲戚。 长的是这个样子: 这个阿尔泰银莲花的根入药, 据说作用和石菖蒲类似, 也可以豁痰开胃、通窍醒神, 因为根上是一节一节的, 所以就被叫做九节菖蒲了。 (上图为九节菖蒲) 本来,石菖蒲和九节菖蒲,倒不太容易搞混。 可是,品相好的石菖蒲药材,据说一寸有九节, 所以,也有个别称叫九节菖蒲。 于是就容易和毛茛科的九节菖蒲搞混了。 这就有点儿像大陆人的花生到了台湾被叫做土豆一样。 假如一个大陆人到台湾买马铃薯, 很可能拿到手的是花生。 不知道看官们捋清楚没有, 石菖蒲和九节菖蒲,大概是这样的关系: 石菖蒲,入药叫石菖蒲,品相好的叫九节菖蒲。 阿尔泰银莲花,入药叫九节菖蒲。 如果还是搞不清楚,还可以从味道和价格上区别。 九节菖蒲不太好吃,有点酸不酸咸不咸,还麻喉咙, 而石菖蒲则没有听到过有这类反映。 据说九节菖蒲还有一定毒性, 虽然说作用和石菖蒲接近,猫始终不太敢相信, 因为猫吃的不仅没有觉得开胃醒神,反而觉得欲呕烦闷。 此外,九节菖蒲要比石菖蒲贵,价格大约是石菖蒲的三倍左右。 回想猫的孔圣枕中丹,大概是太考究了, 给人方子的时候,菖蒲的名字也用的是九节菖蒲, 抓药的人一律考究,也给抓了比较贵的阿尔泰银莲花根。 说来都是命名混乱惹的祸啊, 可惜了炖龙骨的鸡。。。 所以现在去药房抓药,用石菖蒲的, 就得老老实实写“石菖蒲”, 千万别附庸风雅写什么“九节菖蒲”。 九节菖蒲虽然贵, 可味道比石菖蒲差远了。 猫这是“血淋淋”的教训啊。 说起来,菖蒲这一家子也确实挺乱的。 因为,还有人把水蜡烛叫做菖蒲, 至少,猫在网上检索配图的时候, 就看到把水蜡烛的图片作为菖蒲的图片的。 其实水蜡烛的正名叫做香蒲, 就是“植物大战僵尸”中的“猫尾香蒲”。 水蜡烛和花和叶可作为干花,插花观赏。 其花粉则是中药蒲黄, 猫还专门写过关于蒲黄的文章,这里就不多说了。 (上图为香蒲,即水蜡烛) 记得上回带人逛园子认药,看到了黄菖蒲, 有人问猫:“怎么这也是菖蒲?” 其实,黄菖蒲也是名菖蒲非菖蒲的植物。 黄菖蒲长的是这个样子: 属于鸢尾科,因为叶子和菖蒲很像, 并且和菖蒲一样喜欢生活在湿地,所以也被人叫做“菖蒲”。 不过,黄菖蒲的花要比石菖蒲明艳得多, 是很好看的黄花。 也因为这个原因,被叫做“黄菖蒲”。 黄菖蒲原产地是欧洲,后传入日本,属于外来品种。 因为引进时间并不很长,中医对其药性掌握并不多,所以不入中药。 据说民间也有用其干燥的根茎缓解牙痛,调经,治疗腹泻的, 但也仅仅是“据说”,猫没有见过,更没有试过, 这一药用价值仅供参考。 不过,鸢尾科植物的根部提取物,属于天然产物范畴, 在现代医学中有所应用,但这也不是猫研究的领域, 也只能做做记录,仅供参考, 黄菖蒲是否可以提取,也不太清楚。 还有一种常见的插花植物,“唐菖蒲”。 也是鸢尾科,原产地在南非好望角,另一个名字叫菖兰。 长的是这个样子: 菖兰也是作为观赏花卉被引进到中国, 观赏价值更大一些,几乎就不提其药用价值了。 其实菖兰据说也有解毒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 据说而已,因为猫没有见过,也没有试过, 而且,菖兰引入中国时间也不长, 作为中药的药性研究可能还需要时间和案例来证明。 菖兰的这些作用,很可能是从其提取物中含有和射干(也是鸢尾科)组分推断出来的。 说到菖兰,突然又想到, 菖蒲这一家子,可能还不是最混乱的。 要说乱,可能还是“兰”这一大家。 有机会慢慢八。 灵猫法师码字不易,欢迎赞赏! 赞赏 人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ry/2292.html
- 上一篇文章: 养生一则未老先衰耳鸣耳聋健忘,可
- 下一篇文章: 魔都学区房价突破天际各区热门学区房均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