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道朋友圈科技创新轨道都市圈成都,
“后浪”滚滚 在“加速跑”过程中 一直没有忘记对标优秀! 这不,有机会到伦敦、纽约、东京、上海四座世界一流城市去逛逛,一定要深入学习。 走,跟着滚滚去“取经”吧! 1 点位:伦敦 全球最权威的世界城市评级GaWC排名显示,从年至年,伦敦排名始终第一,达到alpha++等级。 不论是在特拉法加广场喂鸽子,还是在金丝雀码头的草地上喂松鼠,在伦敦,你总能感受到人与自然的那份无间与交融。 这让我想起,在成都的青龙湖湿地公园内,有一座“鸟岛”,那一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美呆! 你知道吗?伦敦是全欧洲“最绿色的城市”,拥有.6平方公里的公园、林地和花园。如今,环城绿带已占伦敦土地面积的22%。 好期待咱们成都将来,也有更多的鸟儿来安家,有更多的绿道可打卡!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天府绿道,看好你们哦~ 游览伦敦的一个好方式,就是泛舟泰晤士河。北岸的英国国会大厦、圣保罗大教堂、伦敦塔;南岸的伦敦眼、泰特现代艺术馆、环球剧场碎片大厦……整个滨水公共空间与生态、商业、休闲、会展、博览等多种城市功能混合交织。 嗯……咱们成都的“母亲河”锦江,什么时候也能够成为“城市阳台”呢? 夜晚的伦敦。你可以欣赏精彩的街头表演、观看最新的电影大片、去酒吧品尝地道的英国啤酒;或者在顶级剧院聆听美妙的音乐剧和歌剧。 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成都的街头艺人表演已于5月底开启线下复工了!成都街头,那些超治愈的声音也回来啦! 你知道吗?伦敦是欧洲过夜生活最理想的地方。夜间经济已成为伦敦的第五大产业。为了推动“夜间经济”的发展,伦敦全面延长了文化场所开放时间,推出夜间展览、夜间讲座和“博物馆之夜”等夜间文娱活动。 来成都游玩,夜游锦江、烟花秀,你值得去gao一哈。成都的夜,如果在“烟火气”之上再添文化品位,那就更巴适了! 伦敦,逛了一圈 走,咱们去下一站 ↓↓↓ 2 点位:纽约 从年起,纽约连年被GaWC评为Alpha++级城市。纽约也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 来到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纽约大学定是要去看看的。你知道吗?纽约还有个新晋“网红”——硅巷,让不少高科技创新人才慕名而来。 “硅巷”?是巷子里的“硅谷”么? 这是一个无边界的科技产业聚集区,“隐藏”在城市街区、老旧建筑中。聚集谷歌、Facebook、微软等超过家科创企业。短短十年间,纽约超越波士顿,成为能与硅谷匹敌的美国第二大科创高地。 哇哦~在老城区、旧建筑中“见缝插针”,科技企业也可以有“烟火气”,什么时候我们也有成都版“硅巷”呢? 走在纽约的大街上,你会发现,骑自行车、步行等成为优先交通方式。这里有自行车专用车道,让你徜徉在优美的风景中。快节奏的城市里,慢下脚步,去社区享受艺术资源,在一块“口袋”绿地上也能享受亲子时光。 我也想慢~下~脚步,期待成都人记忆里的枣子巷、黄伞巷重回视线。 纽约还组了一个超大的“朋友圈儿”,不仅仅是纽约,还有新泽西州、康涅狄格州……周边城市错位协同发展,这才有享誉全球的哈德逊河“科技谷”、康涅狄格金融镇和新泽西“制药业心脏”。 果真是,一城兴带动一域兴。 好想大声呼唤重庆的小伙伴,还有德阳、眉山、资阳……的小伙伴!LetsGo!组团出道啦! 好了好了,跟着我 我们又去下一站! 3 点位:东京 年东京被GaWC评为Alpha+级城市并保持至今。 说东京是一座建造在“铁轨上的城市”,一点也不夸张。国铁(JR)、私铁、地铁……在东京23区内部,铁路覆盖全域,在东京都市圈轨道营业里程达到.7公里! 哇哦~.7公里!?这两年成都开行的地铁线路也不少,但比起东京还差得远。 你知道吗?东京每天有万人次使用轨道交通。铁路串联东京及周边地区,形成东京都市圈。东京都40%的区域实现车站5分钟可达,80%的区域实现车站10分钟可达,真的太方便了! 嗯,什么时候成德眉资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市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这些统统“上新”,实现公交化运营、半小时通勤,那就方便得要不要的了!期待轨道上的“成都都市圈”…… 还有更方便的,不用出地铁站,吃饭、Shopping都可轻松拥有。银座、涉谷、新宿、池袋……这些“东京版”TOD让在通勤的途中就能各种吃吃吃、买买买、耍耍耍! 让人想到成都的陆肖、行政学院、三岔,还有马厂坝、二江寺、梓潼宫……这些TOD项目5到10年后的样子,让人莫名有奋斗的动力了呢~ 轨道交通让人们的行动半径扩大,也让东京这座城市变“大”了,东京都心和池袋、新宿、涩谷等七个副都心,形成“一核七心”,既有共同目标,又实现功能互补。 成渝地区双城互联互通,看好你哦! 接下来,最后一站 走,出发 4 点位:上海 上海作为全国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世界城市,年起,跻身GaWC城市排名的Alpha+级城市。 这是最后一站,也是此次“取经”的唯一国内城市。来自黄浦江的风,裹挟朝阳的气息,穿过整座城市。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上海是包容的。都市圈、自贸区、科学城,重塑滨水空间、小街区打造……这些“经验”对于成都来说都非常实用。 “包容”一直是成都的城市标签。如何在包容中催生创新值得思考…… 从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向东南驱车约20公里,有一座占地面积仅为6.6万平方米的人工岛。那里三面环水,周围有智慧河和张杨河,看起来如同一座湿地公园。那是“全上海最智慧的岛”——张江人工智能岛,入驻的“岛民”,是IBM、微软、阿里巴巴“平头哥”等数十家人工智能企业。 我知道我知道,这里是被誉为上海“硅谷”的张江科学城。希望有一天,中国西部(成都)科学城之于创新者的吸引,也可以让创新者两手空空,带着思想就来。 上海的“朋友圈”也是杠杠的。在“上海”规划中,上海大都市圈的范围包括:上海、苏州、无锡、常州、南通、嘉兴、宁波、舟山、湖州。也就是在这样的“1+8”格局下,年上海大都市圈的GDP总量达到了10.79万亿人民币,约占全国总量的10.9%。 “都市圈”时代,成都如何走好“协同”这步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值得期待! 对标这四座国际大都市 成都以一座“后浪”城市的姿势 探寻一个未来的“城市范本” 距离无需纠结 加大步伐,迎浪搏击 成都,与世界一流城市“并跑”! 文案撰写、编辑黄璟煜 图据ICphoto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ry/12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美丽乡村行走进美丽乡村品味田园生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