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专家刘军连 http://m.39.net/disease/a_9395961.html

今年是19年一遇的罕见闰二月,对于这种月份计算,对于我们年轻人来说可能非常的新奇,但是对于老人来说,闰二月并不是好兆头。闰二月会在春天带来很多气候反常情况,而且可能会给人们带来厄运,所以很多老人都会要求家里人小心行事。闰二月里面的清明节似乎也有不同的习俗,具体是怎么回事?欢迎留言评论。

一、闰月清明不能上坟?

老人家说过,“闰二月不扫墓”这句话确实存在。清明节在我国一直是扫墓的日子,也是子孙对先人祭奠的一天,在这一天里去上坟扫墓,站在坟前跟故去的亲人们说说话,以示对先人的怀念。不过,若是遇到闰二月,那就得多加注意了,因为在这个时候要是进行祭扫,那可就麻烦了。

在传统习俗中,农历闰二月是一年中最不好的时候,因为阳气不足,所以很容易被邪魔所侵。

扫墓是一种很有可能引来阴灵的事情,因此,在清明节那天,如果冒冒失失的前去扫墓,很可能会带来一些晦气,从而损害到身心健康,也会损害全家的运势。

二、清明上坟的讲究

1、上坟祭拜,无桃无梨

在古代,科技还不够先进,许多自然的事情都无法用科学来说明,一些解释就是为了让人们安心。比如说,在古代,“苹果”代表着平安,“橘子”代表着吉祥,这也是为什么,不管是送礼物或者是祭奠大家都会选择这两种水果的原因。

“桃子”表示“逃走”,“梨子”表示“分离”,若将两个人放在一块儿,那就表示“逃离”,祭祀先人表示思念先人,所以,不能供奉“桃梨”之类的东西,表示自己希望“逃离”先人,属于“不孝顺”的表现。

2、要计算好上坟的时辰

按照老祖宗们的说法,扫墓的时间不能晚于子时,子时就是中午一点钟到三点之间,过了子时就是对列祖列宗的不敬。

3、重孙子不扫墓

老人家说,“三辈之内”的话,指的就是,想要去吊唁故去的亲人,要看他们的辈份,往后的话不得超出三辈,即故人的同辈,儿子的那一辈,孙子的那一辈都可以前去吊唁,至于曾孙那一辈则不必。

这个想法很合理,因为在以前,有钱的家庭只是少数,大户人家有固定的墓地,而很多贫苦家庭都没有固定的墓地,很多家庭甚至都忘记了自己的祖宗墓地在哪里,就算有人想要给他们扫墓,也很容易被认为是“上错坟”,还不如放弃。而且,他们的重孙一辈都还年纪很小,墓园又都是在大山里,山路崎岖,行走不便,更是不适合给他们扫墓。

三、闰月清明上坟讲究“前三后四”

清明节刚好处于闰年所闰的那一个月中本身就是非常小概率的事件,按照农历纪年法计算的话,每隔19年才会出现一次闰二月的情况。

实际上,每年清明节都要祭拜一下先人,如果因为一个闰月就不去祭祖,这本身就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对于这个说法,一些上了年纪的人都表示,不怕一万,就怕万一,要是真的出现了闰二月的情况,能不扫墓就不扫墓了,毕竟没有人想拿自己的性命和运势开玩笑,不过这也只是闰二月的清明节当天而已,不代表着今年就不扫墓。关于闰二月的清明扫墓,我们的祖先其实另有安排。

在古代,扫墓有个“前三后四”的说法,即清明前后三、四日都是扫墓的好时机,并不一定非要把扫墓的日子非得固定在清明节当天。。

根据老人家的话来说,若是闰月碰上清明节,就在这前后三日以及清明节八日里,挑个适当的日子,祭拜一下列祖列宗,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祸事临门”,还可以祭拜一下列祖列宗,也算得上一个好办法。

总结

我们国家上坟的习俗源远流长,主要是后人为了缅怀和纪念先祖,表达我们对于亡人的怀念,这是我们的传统。闰二月的清明不能上坟我们也都听说过,不过背后的原因却是有些玄学的,很多人并不相信。其实如果相信的话,可以在清明“前三后四”进行祭祖,既能祭祖又能避免灾祸,毕竟灾祸还是越少越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pz/10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