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俊孝医案胃脘痛
渭南中医经方学堂医案选编 (WNZYJF-wjx) ◇◇◇◇◇◇◇◇◇◇◇◇◇◇◇◇◇◇◇◇◇◇◇◇◇◇◇◇◇◇◇◇◇◇◇◇◇◇◇◇◇ 总第11期 ◇◇◇◇◇◇◇◇◇◇◇◇◇◇◇◇◇◇◇◇◇◇◇◇◇◇◇◇◇◇◇◇◇◇◇◇◇◇◇◇◇ .胃脘痛 黄某,女,50岁,年9月23日就诊。自述胃脘胀痛不舒一周余。一周前因生气后出现胃脘不舒,胀痛,偶尔反酸,食纳二便尚可,平素睡眠差,易醒,易惊,乏力,爱出汗。症见:上腹部按压胀痛拒按,双脚不温发凉;舌质红,色紫青,苔黄腻;脉弦。 方用:小陷胸汤合旋复代赭汤加减 黄连10g生半夏20g瓜蒌20g代赭石15g旋复花15g 远志30g茯苓20g党参20g炮附子20g生附子10g 龙骨20g牡蛎20g生地30g火麻仁20g麦门冬30g 桂枝30g生姜10片大枣10g厚朴10g薏苡仁30g 5剂,一日一剂,水煎服,煎ml,一次ml,一天两次,早晚服。 年10月10日,服药后胃脘胀痛、反酸减轻,睡眠有所改善,双脚变暖,食纳稍差,原方加鸡内金20g、白术10g,继续服用5剂。 年10月23日,第二次服药后胃脘胀痛、反酸消失,亦无反酸症状,食纳可,睡眠明显好转,双脚温热,出汗减少;舌质略红,苔薄白;脉平缓。嘱服用十味温胆丸半月,巩固理气化痰、和胃降逆、养心安神的功效。日后随访,诸症尽消,未有复发。 “胃脘痛”之病名,最早记载于《黄帝内经》,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第四法时》提出:“胃病者,腹?(chen1,《说文解字C》:起也,当云肉起也。《广韵》:肉胀起也。)胀,胃脘当心而痛。”并指出胃痛的发生与肝、脾有关,如《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云:“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经脉》又言:“脾足太阴之脉……入腹属脾络胃……是动则病舌本强,食则呕,胃脘痛,腹胀善噫,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 唐宋以前文献多称胃脘痛为心痛,与属于心经本身病变的真心痛相混。直至金元时期李杲在《兰室秘藏》中首立“胃脘痛”一门,将胃脘痛的症候、病因病机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胃痛成为独立的病症。此后,明清时期进一步澄清了心痛与胃痛相互混淆之论,提出了胃痛的治疗大法。 胃脘痛,究其病因病机较为复杂,可总为胃气阻滞,胃失和降而发生胃痛,正所谓“不通则痛”。故治之应以“通”为大法,然通法应分虚实。如《医学真传·心腹痛》云:“夫通者不痛,理也。但通之法,各有不同。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通也;下逆者使之上行,中结者使之旁达,亦通也;虚者助之使通,寒者温之使通,无非通之之法也。”为后世辨治胃痛奠定了基础。 本案患者胃脘胀痛不适,按之心下痞硬疼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符合肝胃郁热之胃痛。《桂林古本伤寒论》第条“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第条“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复代赭汤主之”。故用小陷胸汤合旋复代赭石汤加减。患者因生气伤肝,肝火犯胃,故胃脘胀痛不适;按之心下痞硬疼痛,肝胃郁热,故反酸;舌红苔黄腻,脉弦,乃肝胃郁热化痰之征。平素痰热内蕴,复加郁怒,胃失和降,上扰心神,故睡眠差,有一点响动就醒,易惊;肝郁脾虚纳差则乏力,肝郁气血不达四肢故双脚冰凉;卫气虚弱则易出汗。 方用小陷胸汤清热涤痰开结,黄连苦寒,清泄心下之热结;半夏辛温,化痰涤饮,消痞散结;瓜蒌甘寒清润,既能助黄连清热泻火。又能助半夏化痰开结,同时还有润便导下的作用。三药合用,使本方具有辛开苦降,清热涤痰开结的功效。方中黄连味苦能泄。半夏辛散主降气,瓜蒌实润肠通便,共同形成痰热下趋之势。旋覆代赭汤和胃降逆,化痰下气。方中旋复花下气消痰,软坚散结消痞,既能疏肝利肺,又能消散凝结之痰气;代赭石重镇降逆,二药合用,降气消痰,和胃降逆之功更剧。再佐以半夏、生姜化痰散结消痞。参、草、枣健脾补虚,诸药合用,共奏补脾益胃,降逆化痰之功,特别适用于妇女因情绪波动而引起的肝胃失和病变。加炮附子、生附子温阳通脉,龙骨、牡蛎安神敛汗定惊,桂枝辛温通阳,生姜、大枣调和营卫,厚朴、薏苡仁行气祛湿。二诊用鸡内金、白术健脾消食,最后用十味温胆丸善后,化痰宁心,和胃降逆,以促进胃纳正常,睡眠安泰。 :此妇乃中年丧偶,孤鸿失伴,人生之大不幸也。养老扶幼之艰辛,邻里恶言相向等等。多因之覆加,以致见胃脘胀疼,夜寐不安,遇事易惊,下肢冰冷等诸多病症。患者辗转多方,微有寸效,证在心下,按之则痛,命小陷汤听令;噫气反酸,急调旋复代赭石;二将领命大战十余回合,鸣金收兵,可见陷胸赭石果真是祛阳明太阴中邪之悍将也。 (年8月22日整理) ------------------------------------------------------------------------------ 初稿:罗小娟 审核:杨涛王峰 审定:李峰王俊孝 ------------------------------------------------------------------------------ 渭南中医经方学堂教师风采 ------------------------------------------------------------------------------ 王俊孝,陕西医院内四科主任,八十年代毕业于原渭南地区中医学校。九十年代曾师从郝万山教授学习经方。4年师从李可老师,并深得老师秘传《圆运动医学》,9年学习《黄帝内经》五运六气,深有感悟。其间多次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学习。年将五运六气进行数字化表达,以获得人体体质快速计算,其间提出心脏无癌症原理,以此推理出其它脏腑癌症病因,并提出临床应用硫磺,雄黄为主的抗癌中药并以身试药,未发现相关副作用。年将五运六气数字化表达应用于临床使中医诊断准确率提高。 专业特长:对肿瘤,癌症,白血病,风湿,类风湿,红斑狼疮,不孕不育等的中医中药治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pz/10142.html
- 上一篇文章: 城市更新下,看日本如何将小体量商业打造成
- 下一篇文章: 丝瓜络的功效与作用食用方法及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