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s://4001582233.114.qq.com/

“琴棋书画“四大雅兴中,琴为第一

抚琴往往是古代士人必备技艺

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中说

“琴为古乐,虽不能操,亦须壁悬一床”

可见琴在古代读书人心目中的地位

周臣香山九老图

古人操琴,兴致所致。或山间,或园林,或宫廷,或明月之下,或松下溪边......操琴歌唱、观棋作画。

松石间意

“松石间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古琴展”精选了重庆三峡博物馆馆藏20多件自宋至清的古琴,同时辅以天博一些与琴有关的书画。

研究者说

让我们来欣赏这些隐藏在书画中的“古琴”吧~

??

桃源仙境图

《桃源仙境图》轴为仇英所作的青绿山水人物画。画面远景峰峦耸峙,山间白云缭绕,殿宇楼台时隐时现,展现了恬静、远离世俗、虚幻缥缈的人间仙境。前景有三位白衣高士临流而坐抚琴清谈,色彩华丽而不艳俗,用笔工致而不呆板。

接下来,让我们从山间移步园林

??

听琴赏古图

这幅明代的《听琴赏古图》展现了古琴在文人生活的另一种角色。画面中文人雅士赏玩钟鼎彝器的同时,年轻士人抚琴伴奏,画中屏风之后,一位仕女正偷听琴音,安适优雅的生活状态跃然纸上。

让我们再把视角移到宫廷中

??

汉宫秋月琴意图

在表现宫廷女性的绘画作品中,古琴有时是妃嫔宫人陶冶性情的生活点缀,有时则是纾解深宫寂寥的伙伴。这幅清代画家费以群作《汉宫秋月琴意图》即描绘的后一种状态。图中的主要人物红衣宫嫔抱琴膝上,倚坐榻中,似正有所聆听。

···

古代诗文中也有不少对古琴和琴曲的描写

唐代司马逸客《雅琴篇》便是其中的代表

??

左右滑动浏览

文彭(—年),字寿承,号三桥,别号渔阳子、三桥居士、国子先生,今苏州人,文徵明长子。

文彭63岁时写唐代司马逸客所作《雅琴篇》,全卷纵38厘米,横.5厘米,此作写的潇洒明快,开篇书写较为拘谨稳健,随着内容的展开,运笔趋于豁达,遂至飘逸飞动,笔畅神融。全篇字体大小不一,布局错落有致,结构严谨,将书法的飘逸、妩媚端正之姿集于一卷。作者以笔墨将诗人书写的琴声凝固纸上,回味悠长。

译文

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独抱出云节,孤生不作林。影摇绿波水,彩绚丹霞岑。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匠者果留盼,雕斫为雅琴。文以楚山玉,错以昆吾金。虬凤吐奇状,商徵含清阴。见事,洗雅调感君子,一抚一弄怀知己。

译文

不知钟期百年馀,还忆朝朝几千里。马卿台上应芜没,阮籍帷前空已矣。山情水意君不知,拂匣调弦为谁理。调弦拂匣倍含情,况复空山秋月明。陇水悲风已呜咽,离鹍别鹤更凄清。

译文

将军塞外多奇操,中散林间有正声。正声谐风雅,欲竟此曲谁知者。自言幽隐乏先容,不道人物知音寡。谁能一奏和天地,谁能再抚欢朝野。朝野欢娱乐未央,车马骈阗盛彩章。

译文

岁岁汾川事箫鼓,朝朝伊水听笙簧。窈窕楼台临上路。妖娆歌舞出平阳。弹弦本自称仁祖,吹管由来许季长。

译文

犹怜雅歌淡无味,渌水白云谁相贵。还将逸词赏幽心,不觉繁声论远意。传闻帝乐奏钧天,傥冀微躬备五弦。愿持东武宫商韵,长奉南熏亿万年。己未腊月过墨林书斋戏笔书此,快斋文彭。

这幅长4.75米的书法杰作这一次全卷打开展出

值得您驻足一赏

···

文彭从父学画,书法初学钟繇、王羲之,后效法怀素,晚年专学孙过庭,诸体皆备。精篆刻,以“三桥派”著称。

古琴展中展出的“松石间意”琴上既有文彭的文字题刻,也有其父文徵明的题刻,欢迎您来一探究竟。

文彭

文徵明

END

展讯

松石间意—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古琴展

展期:/6/30——10/11

地点:天津博物馆五楼展厅

视频主讲:书画部于悦

编辑:媒体中心郭庆丽

监制:党委副书记张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cd/5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