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显微鉴定的意义勘误版
之前版本将链格孢误认为是虫卵,在此更正,并感谢各位老师指点。读徐国钧老师的《中药材粉末显微鉴定》,在序言部分,老先生就说明了中药显微鉴定的目的在于“”“膏丹丸散,神仙难辨”的目的,可知老先生的显微鉴定目的在于中成药的鉴别。再结合现如今的中国药典,我敢说的是,现如今在中成药领域,能辩出神仙难辨的中成药的人少有,就连单味药材显微鉴别的人,也屈指可数,照葫芦画瓢的事人人可做,辩证循理的尤未可知。 我做过一味药的标准,从送来的复核资料里可以看到药材的叶表皮细胞、非腺毛、腺毛、腺鳞、木纤维等特征的显微图片,开始从表皮细胞照片里看出有气泡,把链格孢误认为腺毛,我只得出照片拍摄的显微特征有误的结论,并自己着手重新做这个药材的显微,但当我重新做的时候,我发现,此表皮细胞非彼表皮细胞,此非腺毛非彼非腺毛,此腺毛又是如此可爱,并不是毛毛虫的虫卵,以下我将从不同方面展示,图片全是本人拍摄。图一:两种非腺毛差别还是很大的 图二:左图为链格孢,在含叶的中药中常见:右边为小腺毛 图三:两边的叶表皮细胞差距很大 在看到相同的显微特征,却在形态上差距这么大,不要再往下做了,要么这药材里掺假了,要么就是这个药材本身品种上就存在问题,伪品或者是两掺,在显微中本来就存在干扰,要能辨伪存真。停下来想一想,不要盲目的出结果,显微的目的是用来鉴别真伪的,不是出实验报告的。虽然现在的检验和监督人员不怎么看重显微,但是你完全可以从这里鉴别真伪。 下面我们来讨论一下显微鉴别怎么用,当你拿到一个可以的药材时,你的第一反应时什么,是打粉做一个显微,跑一个薄层、还是测一个含量,对于一个想探求基源的人,他会做一个横切面或者表皮制片的显微鉴定,在我做这么多的显微鉴定总结中,我觉得打成粉末来做鉴别,就是一团糟,说不清道理,还会让人对显微鉴定的方法产生疑惑,就我之前在《中药显微鉴定简易制片一》中提到的石菖蒲和水菖蒲(石菖蒲含晶显微,水菖蒲不含),当是石菖蒲和水菖蒲两掺的情况,粉末显微鉴定看到了晶纤维,这时候你怎么判断,自己给自己找麻烦吗? 下面我们看一下厚朴的鉴别实例,有几批厚朴,拿给我时告诉我是伪品,让我鉴定是哪个品种。我看了第一批,药材断面显层纹,显微皮层有石细胞环带,皮层和韧皮布满草酸钙簇晶,没有一个油细胞,告诉对方这是野核桃树皮一类的树皮,对方不信,说是厚朴酚与和厚朴酚检测都合格,只是显微里看到了厚朴不应该有的草酸钙簇晶,我突然懵了,难道我看错了,回来再深想,感觉不对,可能是两掺,第二天我又去看了其他批次,结果证实了我的想法。 图三:从厚朴里挑出来的大的,较没发汗的厚朴黑一些,断面层纹很明显,还有一些小的,和发过汗的厚朴非常像,断面也看不到层纹。 图四:左边厚朴,右边野核桃皮,野核桃皮皮层有石细胞环带,皮层及韧皮部布满草酸钙簇晶(就是右图上的小黑点)。 致谢: 感谢大寒老师、凌川老师对链格孢的指点,本人在叶类、全草类的中药中常见到这种特征,即使是新鲜的薄荷叶上也发现过有,但一直误认为是虫卵,在此感谢两位老师的指点。 总结: 感谢显微鉴定不只是粉末显微鉴定,有时候粉末显微鉴定,只能告诉你样品存在问题,而横切面显微鉴定能告诉你存在的是什么问题,跟多的时候粉末显微鉴定能让你迷迷糊糊。显微鉴定不只是找样品存在的的显微特征,那些不存在的特征被你找出后,要更加警觉。最后,同样的显微特征,却存在着不同的形态,这也是不同药材独有的特征,不能似是而非的去寻找,出一个报告就完事了。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cd/2278.html
- 上一篇文章: 全球最佳的15个建筑,中国人拿了3了而
- 下一篇文章: 江南草迷第一站二莫干山的本草与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