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企共治河道探索朝阳范本北京朝阳官
河道治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唯有共治方能“绿水长流”。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工程建设打破一家治河的旧局面,试点“共商、共治、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政企共建”新模式,探索出了新时期河道治理的“朝阳范本”。 共商:汇聚多方智慧 步道桥梁、围栏砖色、植被种类、亲水平台……和一般的河景不同,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步道全线贯通,5.57公里长景观廊道从整体到细节做到了风格统一,建筑、绿地、水岸实现“无缝衔接”,相互辉映,商业大厦和水景岸景浑然一体。 “以前,沿着河岸很难走通。”家住左家庄街道的居民刘靖告诉记者,“岸边有企业建的围栏、停车场、垃圾场,以及各种私搭乱建,别说沿着河岸遛弯了,就是那些私搭乱建造成的污染,也让人不想靠近。” 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为四环以上河段,起点为香河园路,经三里屯、左家庄、麦子店街道及朝阳公园,终点至东四环北路。亮马河紧邻使馆区,沿线分布有22家大型社会单位,如燕莎购物中心、昆仑饭店、凯宾斯基饭店、启皓大厦、朝阳公园等大型商业项目和城市公共空间。正因如此,河道周边绿地块状分割严重,滨水公共空间断裂,景观相对单一。 “针对亮马河特殊的区位特点和沿线业态分布,建设之初便认识到,河道环境与沿线社会单位密切相关。”区水务局副局长王成志表示,为此,朝阳区将以往“政府一家治河,单打独斗”的旧局面转变为“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的新模式,积极调动河道周边的企业、居民等社会力量,形成多方参与机制。 项目规划阶段,朝阳区水务局主动收集社会各方诉求,针对亮马河特殊的区位特点和机构分布,与沿线22家企业多轮对接,充分考虑企业诉求,统一设计、共同研究、不断完善。 共建:实现水清岸绿 政府主导,企业共建,亮马河沿线景观再造和提升成为引入社会力量参与水环境共建的有效载体。 20世纪80年代便建成于亮马河北岸的北京燕莎中心凯宾斯基饭店见证了这条河的变迁。北京燕莎中心凯宾斯基饭店总经理李波告诉记者,“我们一直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cd/10709.html
- 上一篇文章: 守护永定土楼做活乡村旅游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