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白癜风医院 https://m-mip.39.net/czk/mipso_4292721.html

(1)巫峡写惊叹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李白)。长江三峡巴东段曾是骇浪奔涌,乱石穿空,悬崖欲跌,绝壁高耸,飞珠溅玉,雾锁云迷。如今,随着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兴建,已是摩天大坝横断江流,巫山云雨汇成平湖,高压输电铁塔耸入遥天,大小轮船通过多级船闸往返西东,巴东长江大桥飞架南北,移民新城崛起于湖光山色之间。雄、奇、险、幽的峡江更显得妩媚多姿。

(2)清江灵光涌

在莽莽苍苍的群山夹峙下,清江像一道绿色飘带,幽深曲折,辗转腾挪。也许是由于瀑水的冲刷、伏流的过滤、悬崖的挤兑、乱石的砥砺、险滩的沸煮、深潭的沉淀、林木的净化、歌声的淘洗,清江之水的每一段都绿得发亮,亮得发光,明洁处像朗朗的晴空,山影深沉处则像幽蓝的夜空。

清江及其支流藤萝般将利川、恩施、宣恩、建始、巴东、鹤峰、五峰、长阳等土家民族聚居的城镇串连起来,将无数风情浓郁的乡街与村落串连起来,串连成一大片起起落落的“巫山——武陵文化圈”,串联成土家族世世代代哭着与唱着的人文历史,串联成从岁月深处涌流而来的缀满了古代巴民族命运故事的母亲河。

(3)库区赛画廊

随着清江梯级开发,隔河岩、高坝洲、水布垭三座大坝相继雄起,清江的中下游库区,成了一弯一弯山影悠悠、树影悠悠、云影悠悠的湖光山色。龙王潭、大龙潭的漩流,“擂鼓滩”、“滚波浪滩”的沸腾,“三簸箕滩”、“莲花三滩”、“伏三跳”、“三吊坎”的惊险,此后只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然而,所有花花闪闪、斑斑点点的山影、树影与云影,仍然融汇着一个古老民族四千年来的文化积淀,仍然蓬勃着巴人的血性,壮美着一片热土的青春;仍然在日新月异的变迁里丰富绿色畅想,走向永远年轻!

(4)诸水走蛟龙

酉水、溇水、唐崖河、郁江,是恩施州境除却长江三峡巴东段与清江之外的四条较大河流。其中酉水发源于七姊妹山,经宣恩、来凤县境进入渝东与湘西,最后汇入沅水;溇水蜿蜒贯穿鹤峰县全境,尔后在湖南汇入澧水;唐崖河、郁江则是乌江的支流,流向与中国大多数河流背道而驰,竟然曲折向西,当然,经乌江盘旋运送,终归入江入海,浩荡东去。这些河,无不雪浪飞瀑,碧水成潭,河道深邃,峡谷缀连;无不山似画屏,水如游廊,曲径通幽,步移景换。至于一道一道的坝堤,一片一片的库区,则为两岸山乡点燃了无数不夜天,点燃了“比兹卡”七彩斑斓的生活与梦想。

(5)清波衬雅趣

巴东神农溪,曾经的幽巷重门、碧水清浅、野趣盎然之境,因三峡大坝提升水位,亦成为舟楫如梭、游人如织的山中长湖;鹤峰“世界完整坡立谷”中的董家河,则美在小巧玲珑,美在树影婆娑,游人常从缤纷零落的倒影中,看到人与自然的双面像,从而生发一类诸如空间缥缈、时间紧迫、生命无所依傍而灵魂不会死灭的淡淡的忧与隐隐的乐。宣恩贡水河,则在一孔一孔彩虹般的桥梁呵护下,穿城入镇潺潺低语,自我诉说许多恬静娇羞的雅趣与盘旋穿越的寂寞。至于湿地,则是水与地面另一种如胶似漆的融合方式,在雅静的环境里,蓬勃着许许多多野趣盎然的生机。

(6)险境步从容

陆上之水,因为无形而使其形象近乎于完美无缺;当然,如果不是地面坎坷,也许所有的水给人的感觉全是娇羞凝滞、温情脉脉,纵使辽阔到无边无垠,也只不过是天地间的一面镜子,除了影,无非偶尔推拥起一组一组风的网络、雨的涟漪;陆上之水,只有在无路可走时绝决地纵身一跃,才会张扬出凌厉磅礴的风采,才会定格为天崩地裂的壮举:飞漱冲荡,桀骜不驯,慷慨悲壮,气吞日月,愈是摔打成粉身碎骨的雨丝、风片、气浪、泡沫、烟雾、尘埃,愈显得舞姿飘逸、歌声嘹亮,愈是美得令人惊诧,美得令人叫绝!银涛飞泻,冰山垮塌,声震谷壑,万钧雷霆,烟飞雾喷雪满坑,百尺长帘挂水晶……诸如此类的描述,均归结为一个并不撼人心魄的字眼:瀑布,听其声,观其形,更应该叫做腾龙、玉龙、飞龙或永恒之龙!水的牺牲,就是龙的复活!

(7)岩溶卫丹霞

恩施的地貌,以碳酸盐岩石组成的高原型山地为主,其间夹杂着大量碳酸盐岩型的低山峡谷与溶蚀盆地,这类岩溶地貌也称喀斯特地貌。由于数千万年来地表水、地下水对碳酸盐岩石不断进行化学溶蚀,塑造出大量峰林、溶洞以及石林、石笋、钟乳石之类地质奇观。因此,悬崖绝壁,重峦叠嶂,深洞天坑,峡谷地缝,即是其主要地理形态。

岩溶地貌中,又间或夹杂着一片片由红色砂岩组成的低山宽谷,地质学家称其为丹霞地貌。作为自治州首府的恩施山城,正好被一片美丽的丹霞地貌烘云托月。碧波峰、鳌脊山、象牙山、瑞狮岩、凤凰山、五峰山、大沙坝等丹峰翠峦,与清江及其支流龙洞河、盐水溪、麒麟溪、巴公溪山水依存,回澜叠雪,堪称丹霞碧水,蔚为大观。从地质角度看,恩施州府所坐落的宽谷,无疑是一片典型的“丹霞公园”。

(8)山裁万仞葱

恩施的山,较有名气者,当首推属于武陵山脉的星斗山、七姊妹山和属于大娄山脉的齐岳山。星斗山古木参天,藤萝如织,大量珍稀树种令其赢得“古生物避难所”、“华中天然植物园”的雅号。七姊妹山沟谷切割极其幽深,原始森林与原始次森林保存完好。遍布峰谷的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珙桐,所开之花犹如无数白鸽飞翔,被人们誉为“中国鸽子花”。齐岳山七大山堡宛若七座巨大的烽火台,又似横亘夜空的北斗七星,因此,齐岳山亦名七曜山。历史上,齐岳山是部落之间的天然屏障,彪炳史册的军事要塞。恩施州北端有峡江两岸的巫山,绝壁凌空,气势磅礴。如剑如簇的巴东垭、烟云缭绕的黄鹤桥,即是巫山峰丛的成员。恩施境内的座座青山,或翠绿缠绵,秀色可餐;或峰回路转,宁静安详;或石林参差,剑拔弩张;或雄健挺拔,直冲霄汉。每一座,都挺拔成鄂西南土家民族的坚实脊梁,都凝聚成鄂西南土家民族的伟岸形象,都缕刻成鄂西南土家民族的立体诗章!

(9)峡谷甲天下

恩施大峡谷,峡美峰亦美。朝东岩壁立千仞,板壁岩摇摇欲倾,笔架山双峰对峙,大岩岍摘星揽月,七星寨横亘高天,仙人寨四顾无路……云龙地缝中怪石森然,滩潭相串;两岸峰挤崖夹,廊道迂回。在这里登山涉涧,游者的脑海里必然翻腾许多神往、许多悲凉:岁月流程何其悠远神奇!天地造化何其不可思议!人,这沧海一粟,实在是显得过于渺小,过于无奈……

(10)天笋傲苍穹

数十米高的天笋孤峰卓秀,遗世独立,张扬着山里男人挺拔的雄性;上千米长的万仞绝壁临河耸峙,宛若迷离混沌的万卷天书,那分明是内蕴难以破解的仙人秘笈;菩提灵峰被日精月华塑造成佛的形象,似乎悟透了天地宇宙沧桑演变的至理……清诗人张问陶慨叹:“纵将万管玲珑笔,难写瞿塘两岸山”,恩施大峡谷的景致,比瞿塘峡更为繁庶多姿。恩施大峡谷,是地质史上燕山运动的精彩乐章,是一座历史、生命与自然的迷宫。

(11)亘古石林奇

梭布垭石林,格子河石林,红花淌石林,代陈沟石林……经历了亿万斯年的沧桑巨变、时光裁汰,饱受过难以历数的地动、山摇、风磨、水洗的劫难,方成就这类令世人叹为观止的地质奇观。它们给人们的感觉是:石柱高耸,石芽参差,洞穴峡谷错落,暗流潜流交织;巷道迂回,巨石列阵,塔楼千姿百态,长屏遥指高天;苍髯飘拂,万笏朝天,巨兽追逐嬉戏,城廓曲径通幽……尽管“林”中的大小石头不是五色奇石,不是通灵宝玉,从来不作“无才补天”的扼腕长叹,但其绵绵高寿以及鬼斧神工的形象、惊世骇俗的韵致,却充分张扬了造物主的魔力,体现了鄂西南环境生态的奇崛与大气。

(12)剑戟势峥嵘

那一首又一首苍灰色的立体组诗,全是用经磨历劫的石头写成。所有的段落与节奏,所有的音节与字符,都是用凝重来微笑的石头,都是用沉默来歌唱的石头!女娲用它们补天,精卫用它们填海,吴承恩用它们塑造敢作敢当的孙行者,曹雪芹用它们上演悲风飒飒的《红楼梦》。鄂西南土家族人的摇篮里,一脉一脉古老的象形文字如剑如簇,栉风沐雨地守候了千年万年,方守候到今天诗人的吟哦与画家的彩笔,守候到万千游览者出神入化的镜头:剑戟势峥嵘,当惊世界殊!

(13)云海千重浪

夜与昼的交接,阴与阳的轮回,日与月的烘托,天与地的交融,即可孕育出无数云的海潮,无数山的岛礁。动中有静,虚无缥缈,变幻无穷,神秘莫测。当金灿灿的太阳将缕缕彩霞泼洒到悠悠长空,也将希望注入到山里人各种出世与入世的斑斓狂想中!天空有云彩织成的锦绣,地面有鲜花铺成的道路。鄂西南的每一座山,每一条河,每一丘田,每一幢楼,以及所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天然的与人工的颜色,均是我们在用最美的丝线编织出的硕大无朋的西兰卡普。生态是经,文化是纬,勤劳与智慧就是织机。也许用不了多少时日,以八百里清江为中轴的“西兰卡普”将会扮靓一方水土,引起世人瞩目,成为小小寰球一道最为壮丽的风景线!

(14)腾龙潜迷宫

恩施多洞,洞尽幽邃曲折,光怪陆离,为奇山异水增添了神秘的内蕴和酣畅的诗味。其中,位于利川市郊的腾龙洞,号称世界特级大溶洞,洞中多暗流,多丘壑;洞中有洞,险象环生。若干世纪,腾龙洞空旷苍凉,蝙蝠群飞,迷雾混沌,怪石林立,然自二十一世纪初叶作为旅游景区开发以来,旅游便道与风情广场引人入胜,充电平板车能载送游人抵达纵深处,洞府中已是一派激光喷射、歌山舞海。巴人血性、土家柔情,《龙船调》的娇唱,《哭嫁歌》的悲吟,在贴近巴人先祖灵魂的大山腹腔里四季张扬不息、缭绕不绝。

(15)地府胜天堂

咸丰黄金洞恍如地下仙宫,岔道纵横,绮丽多姿,上中下三层层层相通,七个天然大厅厅厅相连,钟乳怪石色若黄金珠玉。巴东城郊无源洞,亦名兀渊洞,洞室深远,莫测其源,洞内无数岔道蜿蜒曲折,一沟暗河冰凉砭骨,古人盛赞“此洞何年驻列仙,危岩突兀泻灵泉”,“一幅晶帘云外挂,千重雪练岭头悬”。坪坝营四洞峡,优美奇异,洞峡相串,游历洞中,只觉得空间显得颠倒错乱,时间仿佛高速滑翔,惟有那些飞漱冲荡的洪水与波翻浪涌的溪河,才是深深峡谷与幽幽洞府所共同拥有着的大地的血脉。恩施龙麟宫舟楫迎送,栈道盘旋,明镜天梯巨柱帷幔等美不胜收。利川朝阳洞流泉轰响,津梁错落,排排石笋石树堪称地下的莽莽丛林。……所有的洞,均有着曲径通幽的共性,又有着五花八门的个性,游人多感叹:地府胜天堂!

(16)巨鳌吻空濛

巴人最早是从洞穴(赤穴、黑穴)内走出来的,土家族的土司制度又恰好在洞穴中(平山万全洞)划上一枚句号。因此,游历或考察鹤峰县境内的容美三洞,人们不得不将武陵山的洞穴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在思绪中组合成一串串迷案。说什么“感天造就,磐石重城”,说什么“绿林频窥,莫敢正向”,说什么“一磴悬丝下太空,巨鳌张吻白云中”……真正被今人视为至理者,乃是土司司主兼大诗人田舜年在《晴田洞记》中坦言:“不仅人有知遇,而山川与人更有知遇也”!这些洞室,一定历史时期,是人类的家园;而远古洪荒与迢迢未来,它们永远都是巴人文化与土司文化的家园!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ichaoyanga.com/scytx/10958.html